时间:2020-01-08 15:42:31
1、单选题 冰岛不适宜热带作物的生长,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地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冰岛位于北极圈附近,纬度高、太阳辐射弱。温度低不适宜热带作物的生长。
考点:本题考查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影响冰岛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因素。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1.自然区位因素。自然条件中的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各地区由于热量、光照、水分条件的差异形成了农业生产极为明显的地域性。2.社会经济因素。如市场、交通、政策、农业技术等。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我国某地区主要农作物不同层次生产潜力递减柱状图(单位:千克/百平方米),回答以下各题。
1.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最主要限制性条件和最主要优势条件分别是2.该地区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可能是
A.热量、土壤
B.热量、降水
C.光照、降水
D.热量、光照
E.水稻
F.小麦
G.大豆
H.玉米
参考答案:1. D
2. D
本题解析:1.根据图示:该地区光合生产潜力最大,所以该区域的优势条件为光照资源;该地区光温生产潜力小,所以限制因素是热量。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根据该地三种农作物的实际产量比较,该地区玉米的实际产量最高,所以适合种植玉米。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我国东南某市辖区1978—2002年农业内部各业用地数量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用地面积增加数量最多的是2.导致该市辖区农业各业用地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因素为
A.粮食种植
B.蔬菜种植
C.水果种植
D.水产养殖
E.热量
F.土壤
G.城市化
H.生产技术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注意看清楚左右两侧纵坐标的数值不同,结合图例信息,可知用地面积增加数量最多的是蔬菜种植,此题难度不大,关键是读出图中信息,注意仔细对照图例不要混淆。
2.个呢进农业内部各业用地面积数量变化,蔬菜、水果种植和水产养殖面积增加,而粮食作物面积减少,这主要是由于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对蔬菜、水果和水产品需求增加。
考点:该题考查农业结构调整及其原因。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假定工厂选址时只考虑运费,且运费仅与所运货物的重量和运距成正比。某原料的原料指数等于该原料重量与产品重量之比。下图中,O点到原料M1、M2产地和市场N的距离相等。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如果工厂选址在O点最合理,那么2.若生产2个单位重量的产品需3个单位重量的原料M1,2个单位重量的原料M2,那么工厂区位最好接近以下四点中的
A.M1的原料指数大于M2的原料指数
B.Ml、M2的原料指数都大于1
C.生产1个单位重量的产品分别约需要 0.5个单位重量的M1、M2
D.生产1个单位重量的产品分别约需要1个单位重量的M1、M2
E.N
F.P
G.Q
H.R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据题意可知,工厂的布局只考虑运费,运费与货物的重量和运距成正比。若工厂选在O点最合理,即运费最低。O点到原料M1、M2产地和市场N的距离相等,所以O点正好位于三角形的中心,其运费为:Y总=M1(运距)+M2(运距)+N(运距)。由材料可知,原料指数等于该原料重量与产品重量之比。题中无数据, A答案无法判定。A错。原料指数不一定大于1,如1985年每冶炼1吨钢铁只需要0.75吨的煤,1.3吨的铁矿石。煤耗的原料指数就小于1,B错。若C答案成立,设Ml、M2、N到O的距离为L,则O点运费为:0.5×OP+0.5×L+1×L=2L.若选择在N, 可以看到,NM1=NM2小于2L,则运费为:0.5×(NM1)+0.5×(NM2)= NM1,运费小于2L。即O点并不是最合理点。C错。若D成立,则运费为:1×L+1×L+1×L=3L。O点正好位于三角形的中心,若选择在图中其它任何一点,其运费都会大于3L。可以确定工厂选址在O最合理的。该工厂生产1个单位重量的产品分别需要一个单位的M1、M2。选项D对。
2.工厂的布局只考虑运费,运费且货物的重量和运距成正比。工厂区位只有靠近运量大的原料产地,才能减少运费成本,所以应靠近P点,选项B对。A、C、D错。
考点:该题考查工业区位的影响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图我国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1.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现象近年来比较严重,对此说法正确的是2.图示地区原来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近年来却需要从外地调入粮食,其原因不包括
A.与长三角地区以轻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有关
B.在湖水最少的冬季危害最大
C.会引起蓝藻大面积发生,影响城镇用水
D.可引入海水,加速湖水更新,加快净化
E.种植结构调整
F.城镇建设占用耕地
G.人口稠密,市场需求量大
H.环境污染加剧,粮食产量下降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长三角地区是综合性工业基地,夏季气温高,有利于水生生物繁殖发育,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最大,这会引起蓝藻大面积发生,影响城镇用水。
2.粮食需要从外地调入,与该地区非农业用地增加,种植结构调整和人口密度大、市场需求量大等有关。
考点:本题考查长江下游地区太湖流域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危害与太湖流域粮食生产现状。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另外本题还可考查图示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图示地区影响水稻种植业的优势区位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