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5:38:46
1、单选题 灾变强度是评价影响自然灾害损失大小的主要指标,灾变强度越大,灾害损失越大。读“我国某自然灾害灾变强度分布图”,回答下题。
小题1:该自然灾害最可能是
A.台风
B.沙尘暴
C.洪涝
D.滑坡
小题2:微度灾变省区面临的最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水污染
C.荒漠化
D.酸雨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的灾变强度大致由东南沿海、东部地区向西部递减。台风主要影响我国的东南沿海,中、西部内陆不受影响,A错;沙尘暴主要影响我国三北地区,南部地区少见,B错;我国东部是季风气候,西部内陆是大陆性气候,降水东部西少,南多北少,洪涝灾害东多西少,南多北少,C正确;滑坡主要发生在山区,西南部降水多,山区面积广,滑坡多发,D错。选C正确。
小题2:图示微度灾变省区主要是新疆、青海、西藏三省,这里是我国干旱和高寒气候区,降水稀少,工业较不发达,水污染和酸雨现象少,水土流失少,荒漠化现象突出。选C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2003年,全国有40多个大中城市地面下沉,其中尤以沿海大城市沉降现象最为明显,每年直接经济损失超过百亿元人民币。
材料二 2003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了2.5毫米,高于全球海平面上升速率,且有逐年加快的趋势。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沿海大城市地面沉降的主要人为原因。(4分)
(2)试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的原因。(2分)
(3)从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角度分析,沿海城市地面沉降应该属于那一种人为自然灾害?请简要列出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说明你的判断理由。(4分)
(4)海平面上升和地面沉降给沿海带来的主要危害有哪些?可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4分)
参考答案:(1)沿海大城市因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对水资源需求量大,且地表水污染严重,不得不大量抽取地下水,形成了地下水漏斗区,使地面沉降;且沿海大城市建筑物过于高大密集,也使地面沉降。(4分)
(2)由于温室效应影响,极冰融化,海水又受热膨胀,使海平面上升;沿海城市过量开采地下水,建筑物过于高大密集又导致地面沉降,使海平面相对上升。(2分)
(3)环境污染诱发的自然灾害 因果链:地表水污染——水危机加重——地下水超采——水位下降——地面沉降。(4分)
(4)主要危害有:减弱港口功能,使城市排水设施功能下降;沿海风暴潮破坏程度增加,加大对沿海城市的洪涝威胁,加剧海岸侵蚀,海水入侵使地下水质变坏;建筑物因沉降而发生塌陷(答出任两点即得全分)措施:限制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雨季对漏斗区进行人工回灌;对危险建筑物进行加固处理;加固海堤,改善排水设施(答出任两点即得全分)(4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灾害及防治。(1)地面沉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过度开采地下水和地面建设的压力过大等角度分析。(2)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从全球变暖和地面沉降角度分析。(3)地面下沉的主要是由于地表水污染严重,而导致缺水严重,故而出现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漏斗区的出现,出现地面下沉,故属于环境污染诱发的自然灾害。(4)对沿海地区的影响主要从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影响、可能加剧城市内涝的形成、对地下水质的影响、对城市建筑的影响等方面分析。治理措施可从形成原因角度分析,故一般采取减少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和合理回灌等措施。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当地震发生于海底,因震波的动力而引起海水剧烈的起伏,形成强大的波浪,向前推进,将沿海地带淹没的灾害,称之为海啸。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A地和B地受海啸影响较小的是_____地,并回答判断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地区最有可能发生的海洋灾害类型还有_________等。
参考答案:(1)A地震是引发海啸的主因。由于A地离板块边界比B地远,大的断层带较少,B地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边界,地震发生的频率和破坏度都比较高,故A地震发生的频率和破坏程度比B低。或B濒临深海,有利于海啸的形成和传播;而A地区沿海大陆架宽广,不利于海啸的形成和传播。
(2)赤潮、风暴潮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我国下列地区中,地质灾害最严重的是?(?)
A.东南丘陵
B.华北平原
C.西南横断山区
D.塔里木盆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我国的自然灾害。由于西南地区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故多地震,且地形起伏大,降水集中故多滑坡、泥石流。
点评:知识性内容,容易题。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在夏季风较弱的年份,我国易出现的旱涝灾害是(?)
A.南方涝,北方旱
B.南方旱,北方涝
C.南北方皆旱
D.南北方皆涝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夏季风较弱,则锋面雨带长期徘徊在我国的南方地区,易造成南方涝,北方旱。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