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高频考点《水的运动》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三)

时间:2020-01-08 15:35:5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14分)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图。

材料二 松嫩平原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农业的生产资料投入增大,现代化农业科技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农业生产的整个过程,农业产量逐年增加。
材料三 湿地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松嫩平原上沼泽湿地的面积达33.12万平方千米,且分布范围较大。
(1)读图,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特征。(2分)
(2)读图,简述图示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4分)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松嫩平原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4分)
(4)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松嫩平原上湿地的主要形成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以山地、平原为主;西、北、东部地势高,中部地势低。(2分)
(2)河流流量季节变化较大;有春汛和夏汛;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4分)
(3)生产规模大;粮食单位面积产量高;粮食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技水平高。(答出4点得4分)
(4)纬度位置较高,气温低,蒸发弱;夏季降水多且集中;河流汇集多;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下有冻土分布。(4分)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读图可知,根据图中高度表可知,图中地势西、东、北三面高,中部地势低;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
该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有两个汛期,一个是夏汛,以降水补给为主,一个是春汛,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冬季气温在零下,河流有结冰期;该地区森林植被覆盖率搞,河流含沙量小。
松嫩平原地势平坦,可以进行大规模的机械化播种、收获等,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技水平高,粮食商品高。
地处我国的湿润和半湿润地区,降水量丰富;河流众多;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松花江纬度位置较高,年平均气温较低,热量不足,蒸发较弱;同时,地下有冻土分布,不易下渗。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东北地区。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南方某河流水位变化图,若在该河流修建水库,则水库下游水文站观测的水位曲线会发生显著变化。图中的两条曲线分别代表该水文站在水库修建前后记录的水文变化。读图回答1—2题。

1、水库完成后,该水文站测得的最高水位出现在
[? ]
A.3~4月
B.5~6月
C.7~8月
D.9~10月
2、水库完成前,该河流出现最高水位的原因可能是
[? ]
A.冬雪融化
B.春雨霏霏
C.梅雨绵绵
D.台风肆虐


参考答案:1、C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图是“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甲、乙、丙三类水循环均有的环节是?(?)
A.径流
B.下渗
C.降水
D.蒸发
小题2:下列关于水循环意义叙述正确的有?(?)
A.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水体更新
B.促进地球上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C.奠定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
D.参与三大类岩石的形成


参考答案:
小题1:CD
小题2:AB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水循环的分类和环节。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甲乙丙三类水循环都有的环节是蒸发和降水。所以本题选择CD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①联系四大圈层、促进水体更新;②促进物质迁移和能量传输;③流水作用改造着地表形态。所以本题选择A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环节①的异常是城市内涝原因之一
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纬度地带性规律形成的基础
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升高
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小题2: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洋流②为西风漂流,是寒流
C.洋流③处易形成渔场
D.洋流④为东北信风吹拂形成的风海流


参考答案:
小题1:AC?
小题2:BC


本题解析:
小题1:若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环节①表示大气降水,降水量异常偏大,是城市内涝原因之一,A对。环节②是地表径流,陆地自然带纬度地带性规律形成的基础是热量,不是地表径流,B错。环节③代表蒸发,海水蒸发量多,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升高,C对。环节④是水汽输送,输送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有关,比如地形阻挡等,不是无关,D错。
小题2: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南半球的中、低纬度大洋环流为逆时针方向。洋流①为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不是降温、减湿作用,A错。洋流②为西风漂流,是寒流,B对。洋流③处是寒流,成因是上升流形成,易形成渔场,C对。洋流④为东南信风吹拂形成的风海流,是暖流,不是东北信风,D错。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1示意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吧、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1完成问题

小题1: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1a中的(?)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小题2: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
C.湖泊分流
D.湖水补给量减小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水文观测站的流量信息可知,甲水文站的洪峰来到早,沙漠降水在甲水文站附近。
小题2:湖泊能够对河流起到调节径流的作用,经过湖泊调节的河流流量更加稳定。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