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5:33:25
1、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图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分布情况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有关图示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有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②有利于高空飞行
③上部冷下部热,大气稳定,以平流运动为主
④有臭氧层,能吸收大量的紫外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的纵坐标,该大气层的高度位置可判断,该大气层为平流层,平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在平流层顶,气温约为0°C,故①曲线符合。
小题2:结合上题结论,该大气层为平流层,而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故①错误;由于平流层的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故不利于对流运动,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天气晴朗,利于高空飞行,②正确;该层大气上部热下部冷,③错误;平流层的气温升高,主要由于该层大气的上部有臭氧层,能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使平流层温度升高,④正确。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地球大气垂直分层的基本依据:垂直方向上的气温递变规律,并掌握各层地区的气温分布、大气运动、能量来源等基本特征即可判断,注意区别三个大气层的不同。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8分)
(1)该图反映的是________纬度大气的垂直分层.
(2)A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的特点是?, 原因_________?.该层天气
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是:①?;②?。
补绘B层气温变化曲线,该层22~27千米高度含量达到最大值,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
(4)C层中有若干_____________层,______________强烈时,信号会受影响。
(5)A--- B---C大气密度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中
(2)随高度增加温度递减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_.该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是:① 大气以对流运动为主 ;②几乎所有的水汽和杂质多集中在对流层。
(3)补绘B层气温变化曲线,该层22~27千米高度臭氧含量达到最大值,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略)
(4)电离层,太阳活动
(5)减小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
(1)纬度越低,热量越多,对流越旺盛,对流层高度越高,低纬度为15km,中纬度为12km,高纬度为9km。据此判断为中纬度,同时图中分析,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近地面大气直接热源为地面辐射(大气主要吸收长波地面辐射)。对流层中天气现象复杂——集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尘埃,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据上题,判断为中纬度,同时图中分析,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近地面大气直接热源为地面辐射(大气主要吸收长波地面辐射)。对流层中天气现象复杂——集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尘埃,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3)B层为平流层,在30km存在臭氧层,吸收紫外线,气温高,故曲线为,12km至30km,气温不断升高。早30km至50km,不断降低。
(4)C为高层大气层,存在电离层,在太阳活动影响下,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影响甚至中断。
(5)据(2)题,空气集中在对流层,故越高,空气越稀薄。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锋面下方的气温和地面温度都降至0℃以下,而锋面上方的气温却在0℃以上且较潮湿,在锋面上方的云层内形成的雨滴落入温度低于0℃的气层时,就能变成过冷雨滴,即冻雨。这种过冷雨滴一旦降到温度低于0℃的地面或地物上,立即冻结成冰。2011后1月初,贵州、湖南、江西等省发生了较严重的冻雨。结合图2回答问题。
此次冻雨现象的出现:(?)
A.与暖锋天气系统有关
B.与地形的作用无关
C.与上空存在逆温层有关
D.与极端天气现象有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上关于冻雨的形成说明可知,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具有锋面上面温度高、下面的温度低的特点,即出现了所谓的“逆温” 现象。故选C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注意题干中关于冻雨形成的说明“锋面下方的气温和地面温度都降至0℃以下,而锋面上方的气温却在0℃以上且较潮湿,在锋面上方的云层内形成的雨滴落入温度低于0℃的气层时,就能变成过冷雨滴,即冻雨。”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是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示意图,完成1—3题。 
1、图中甲乙丙丁所示大气层与人类关系展为密切的
[? ]
A、甲
B、乙
C、丙
D、丁
2、平流层是图中的
[? ]
A、甲
B、乙
C、丙
D、丁
3、甲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 ]
A、太阳
B、地面
C、大气
D、海洋
参考答案:1、A
2、B
3、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海洋是大气主要的
[? ]
A、物质和氧气的主要来源
B、热量和水分的主要来源
C、氮气和水分的主要来源
D、热量和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