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5:25:02
1、综合题 读某岛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该岛的地质特点及形成原因。
(2)该岛的气候类型,该气候类型在南美洲也有分布,与南美有何异同。
(3)关于该岛的降水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双选)
A.与南亚季风有关
B.与赤道低气压带有关
C.与信风有关
D.与副热带高压有关
参考答案:
(1)该岛为新几内亚岛,该岛地质条件复杂,多火山,地震,多断裂构造 因其处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2)该岛为热带雨林气候。相同点:均高温多雨。不同点:形成原因不同,该岛除与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有关,还与季风有关,降水还有时间和空间分布的差异
(3)AB
本题解析:
(1)该岛地处三大板块交界处。
(2)该岛处于季风的通道上,一月和七月降水是季风带来的。
(3)新几内亚岛地处赤道附近,且处于南亚季风通道上。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庐山以雄、奇、秀、险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据此完成小题。
【小题1】读图判断庐山属于图中甲—丁的哪一种地质构造(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在图中甲—丁四种地质构造中,可能找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庐山属于断块山,是由断层相对上升的岩块形成的,图中丙处是上升岩块。
【小题2】背斜是石油、天然气的良好储藏构造,图中甲是背斜构造。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1分)
(1)计划修建从a村到b镇的公路,在图中①②两个线路方案中,你认为较为合理的是?,理由是??。(4分)
(2)a聚落与b聚落同属于一个行政区而b聚落发展成为了人口规模较大的乡镇,试分析这种差异形成的自然原因:?。(5分)
(3)河流在b聚落发展中的作用是??和?。(2分)
参考答案:(11分)
(1)②(1分) 沿谷地修建,地形平坦,修建难度小(2分);成本低(1分)
(2)地形:a村地处山地;b镇地处平原,有利于城镇建设(2分)
河流:b镇靠近河流,有利于提供水源;发展水运(2分)
资源:b镇有矿产资源,有利于城镇发展(1分)
(3)为城市提供水源;作为交通通道(发展河运)(2分)
本题解析:
第(1)题,山区公路应避开陡坡,呈“之”字型延伸,减缓道路坡度。
第(2)题,影响图示聚落分布的主要自然条件从地形、河流和矿产资源等方面分析。
第(3)题,本题考查河流的功能。河流可以为城市提供水源,另外河流还具有航运功能。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掌握地形对交通线的影响。(2)明确影响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
【思维拓展】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高原:聚落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因为那里地势较低,气候比较温暖,有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地形比较平坦,土壤比较肥沃;聚落呈条带状分布。
山区:聚落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因为那里有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地形比较平坦,土壤比较肥沃;聚落呈条带状分布。
平原:聚落常沿河或沿海分布;因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气温日较差、年较差较小),有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水陆交通便利;聚落呈条带状分布,形成沿河或沿海聚落带。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西南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地下空间形成所经历的地质过程是
A.石灰岩→抬升运动→流水溶蚀
B.石灰岩→流水溶蚀→抬升运动
C.石灰岩→受热变质→流水溶蚀
D.受热变质→石灰岩→流水溶蚀
小题2:图示区域的主要问题是
①水土流失严重②地表水缺乏③土壤盐碱化严重④工程建设难度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图例判断,图中岩石为石灰岩,没有发生变质作用,C、D错。根据剖面图分析,图中有径流侵蚀过程,说明石灰岩形成后经过了地壳的抬升作用,这里的地势升高,高处被侵蚀,低处是沉积作用。石灰岩易被水溶蚀,形成地下洞穴、地下河,所以A对。B、C、D错。
小题2:图示区域有地表径流的侵蚀,土层薄,水土流失严重,①对。有许多的溶洞、地下河,所以地表水缺乏,②对。西南地区位于湿润地区,降水多,该地地势高,盐分随水流流失,没有土壤盐碱化问题,③错。地质条件复杂,工程建设难度大,④对。所以B对。A、C、D错。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10是“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内外力作用发生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A.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B.断裂、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
C.岩浆喷出、褶皱、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D.褶皱、岩浆侵入、岩浆喷出、沉积、断裂
小题2:该地地下洞穴形成的地质作用最有可能是
A.地壳张裂作用
B.地层沉陷作用
C.流水溶蚀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质作用。
小题1:根据图示地质构造之间的被破坏关系判断,断层破坏了侵入岩;侵入岩破坏了喷出岩;喷出岩破坏了上覆沉积岩;褶皱被上述地质作用全部破坏,上覆岩层没有发生弯曲,故说明上覆岩层与褶皱后再沉积生成,故选A项。
小题2:图示洞穴判断为溶洞,是石灰岩地区由于长期的流水溶蚀而形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