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九)

时间:2020-01-08 15:15:0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四种物质组成排列中,组成排列合理的一组是

[? ]


A、地壳→化学元素→岩石→矿物
B、地壳→矿物→化学元素→岩石
C、化学元素→矿物→岩石→地壳
D、矿物→化学元素→岩石→地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读图,回答有关问题:(9分)

(1)图中M处能否勘探到石油     ,该处地貌的形成原因是                  。(2分)
(2)在图示水循环参与下,①处的          岩可转化为②处的         岩。(2分)
(3)图中N处是否适合修筑公路        ,理由是                      。(3分)
(4)假设该地位于我国东南沿海,该地属于      气候,气候特点是         。(2分)


参考答案:(1)不能(1分)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较坚硬,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岭(1分)
(2)岩浆(1分) 沉积(1分)
(3)不适合(1分)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带,(1分)以免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等不良后果(1分)
(4)亚热带季风(1分)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1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和水循环。(1)图示M处为向斜,“背斜储油,向斜储水”。向斜成山主要从外力作用的角度分析。(2)图示①处为火山喷发,故形成的是岩浆岩;②处经外力作用而形成沉积岩。(3)N处为断层,地质运动较活跃,不适宜建设大型工程建设。(4)我国东南沿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应从气温和降水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多选题  读图,回答1~2题。

1 .图中平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流水侵蚀作用
B.流水堆积作用
C.地壳断裂下沉
D.地壳断裂抬升
2.甲类岩石中可能含有
[?]
A.银矿
B.铜矿
C.煤层
D.生物化石


参考答案:1.BC
2.A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该图为40°N附近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海平面以下地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2题。

小题1:如图所示时间,下列关于该地气候和植被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正值温和多雨季节
B.盛行西北风
C.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D.山麓落叶阔叶林枝繁叶茂
小题2:下列关于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向斜成谷
B.①处可找到石油
C.③处可能形成变质岩
D.①处比②处更易被侵蚀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最热月等温线大陆向北、大洋向南凸出,是北半球的夏季,图中地区位于30°—40°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高控制,炎热干燥。
小题2: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背斜成谷,向斜成山;①处可找到地下水;③处下方有花岗岩,有岩浆活动,可能形成变质岩;从图中情况来看,②处比①处更易被侵蚀。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图,完成问题。
1.根据该关系图,河流能够搬运鹅卵石的流速至少是2.当流速低于某一物质搬运速度时,该物质就会发生沉积。据图可以推测在一般情况下,河流某一河段自上而下,随着流速逐渐降低,先后沉积的是
A.100cm/s
B.200cm/s
C.300cm/s
D.400cm/s
E.黏土、粗砂、砾石、石块
F.黏土、石块、粗砂、砾石
G.石块、砾石、黏土、粗砂
H.石块、砾石、粗砂、黏土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及读图分析能力。
1.从图中可知。鹅卵石颗粒直径大约为6.4 cm与之对应的流速约为至少200 cm/s。
2.从图中可以推断出随着流速的降低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故选D。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