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5:15:01
1、单选题 黄土高原主要是由以下哪种作用形成的是?
[? ]
A.风力侵蚀?
B.风力搬运沉积?
C.流水侵蚀?
D.冰川侵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写出图中板块名称:
④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
(2)②、③两大板块间的边界属_______________(生长或消亡)边界。
(3)安第斯山脉是______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______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填写名称)。
(4)乙处是__________海,是_______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______板块拉张形成的(填写名称)。
(5)甲处的高大山脉是由于 而形成的。
参考答案:(1)④印度洋板块 ⑤美洲板块 ⑥南极洲板块
(2)消亡
(3)南极洲 美洲
(4)红 非洲 印度洋
(5)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抬升形成的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面各小题。
【小题1】a、b、c、d代表的地质作用分别是:( )
A.岩浆冷却、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B.外力作用、岩浆冷却、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C.外力作用、重熔再生、变质作用、岩浆冷却
【小题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是自然界重要的物质循环,这个循环过程不能导致的结果是:( )
A.形成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
B.改变地表的形态,塑造出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
C.实现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变地表的环境
D.通过大量的输送热能来改变大气运动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中指向可以判断,a、b、c、d代表的地质作用分别是外力作用、岩浆冷却、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小题2】岩石圈地壳物质循环的意义:形成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改变地表的形态,塑造出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实现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变地表的环境。与D选项无关。
考点:地壳的物质循环。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图中的圆为480纬线,中心为极点,数字表示经度,P到Q和M到N为大陆。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480纬线穿越六大板块的数目是
A.6个
B.3个
C.2个
D.1个
小题2:地震多发生在板块的消亡边界。在下列地点中,易发生地震的是
A.P、 Q
B.Q 、M
C.P、 N
D.M、N
小题3:N处附近海域是
A.英吉利海峡
B.盐度最低的海区
C.纽芬兰渔场
D.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区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由题意“480纬线”可以得出是“480N”或是“480S纬线”,由题意可知 “480N”符合题意,它经过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
小题2:由于180°经度经过白令海峡,经过太平洋,因此M、Q两地位于太平洋沿岸,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位于消亡边界上。易发生地震。
小题3:盐度最低的海区是波罗的海,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区是热带洋面;由题意,可以看出图中圆圈是以地轴为圆心,480N为圆弧的圆,与 “180°经度”相对的经线是“0°经线”,从0°经线开始,沿逆时针方向的180度为东经度,沿顺时针方向的180度为西经度,由此可以定位N位于北美洲的大陆东岸,C答案符合。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四种地貌景观图”,回答问题。
【小题1】上图所表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于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小题2】图中主要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外力作用。
【小题1】图示①表示皱褶,为内力作用;②表示风蚀蘑菇,为外力作用;③表示河口三角洲,为外力作用;④表示断层,为内力作用。故选A项。
【小题2】③表示河流三角洲,为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