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5:08:06
1、单选题 读材料完成问题,材料:生活在河北省的王教授的日记片段:“近来天气逐渐回暖,但常遇大风降温天气。今日风止天晴,但气温仍下降,田地里的塑料大棚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尘土,有的大棚塑料被风撕裂,有的大棚被吹塌了。在附近的麦田里,不少农民正在燃放一堆一堆的柴草,浓烟遮盖了田野。”
小题1:日记记录的时期,太阳直射点有可能(?)
A.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B.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C.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D.在北回归线上,并向南移动
小题2:农民燃放烟雾的目的与利用的原理分别是(?)
A.除霉、增强太阳辐射
B.杀菌、增强紫外线辐射
C.防御霜冻、增强大气逆辐射
D.增加CO2含量、增强光合作用
2、单选题 济南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对当地每天的日出时间进行了持续观测与记录(见下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M和N分别对应的日期为
①春分日?②夏至日?③秋分日?④冬至日
A.①和③
B.③和①
C.②和④
D.④和②
小题2:由图示a点到b点
A.该地昼变长,夜变短
B.该地正午日影逐渐缩短
C.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D.可能为国庆节到清明节
3、单选题 读“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回答24~25题:
小题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②点位置时
A.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
B.中国的东北平原开始播种春小麦
C.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
D.正常年份,我国的雨带已经北移到华北
小题2:图中
A.直射点在④处时,应是6月22日前后
B.直射点从①处移到⑤处,需要l恒星年
C.直射点位于①或⑤处时,都是北半球的春分日
D.直射点从②处移到④处期间,我国各地白昼逐渐增长
4、综合题 甲图是一幅“以极点为中心的光照图”,虚线分别表示回归线和极圈。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甲图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日期大约为?月?日前后。
(2)此时A、B、C三点中白昼最长的是 。
(3)甲图中ED表示 线,DC表示 线。(晨、昏)
(4)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
(5)在乙图中画出此时另一个半球的光照情况,要求:①用箭头表示自转方向,②画出晨昏线,③用阴影表示夜半球(3分)
5、单选题 读图,完成问题。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中国探月卫星“嫦娥二号”在西昌点火升空。该图为“嫦娥二号”绕月运行图。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图中“嫦娥二号”与地球、月球组成的天体系统级别有(?) ?
A.一级
B.两级
C.三级
D.四级
小题2:“嫦娥二号”升空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