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5:03:28
1、综合题 每年7月底,随着旱季的来临,数以百万计的角马、斑马等食草野生动物就会组成一支迁徙大军,向肯尼亚的自然保护区进发,寻找充足的水源和食物。2012年和2013年7月,中央电视台都直播了大迁徙的情景。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材料一:非洲生态退化程度分布图及东非高原局部区域图。
材料二: 图中甲、乙两地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分布图
(1)图中P区域的气候类型是 。图中角马大迁徙路线的大致方向是 ,
根据材料二分析,其原因是乙地 。
(2)图中马拉河水源补给类型主要是 __ __。
(3)试从人类活动的角度,结合东非高原局部示意图,分析P区域生态严重退化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1)热带草原; 由南向北迁移 ,东非高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一年分干湿两季;7月份,乙地正值草原气候的雨季,草类茂盛;而此时,甲地正值草原气候的干季,草类枯黄 。
(2)雨水补给;
(3) 过度开垦,发展种植业(如棉花等);高原上开矿,破坏地表植被;修建铁路等交通设施,草原退化;城市用地扩大,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本题解析:
(1)P区域位于东非高原,由于地势高,形成热带草原气候。材料中的信息“每年7月底,随着旱季的来临,数以百万计的角马、斑马等食草野生动物就会组成一支迁徙大军,向肯尼亚的自然保护区进发,寻找充足的水源和食物。”再考虑到非洲跨越南北半球。仔细读材料二中的气候信息,东非高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一年分干湿两季;7月份,乙地正值草原气候的雨季,草类茂盛;而此时,甲地正值草原气候的干季,草类枯黄。因此迁移方向为由南向北迁移。
(2)根据上题的分析,马拉河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水源补给类型主要是雨水补给。
(3)P区域位于东非高原,属于热带草原带,由于工业、农业、交通和城市发展等人为因素,造成生态严重退化。
考点:本题考查东非高原的气候、河流、动物迁徙及生态环境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我国某种地理现象分布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该地理现象可能是( )
A.洪涝
B.高温
C.泥石流
D.台风
【小题2】对图中面积最大一块地理现象有直接影响的因素是( )
A.暖锋
B.台风
C.亚洲高压
D.副热带高压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仔细读图,该种地理现象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北地区洪涝和泥石流发生的几率小、范围小;西北地区深居内陆,不可能有台风现象。夏季,西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都会出现高温天气。答案选B。
【小题2】图中面积最大一块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出现高温现象的时间最可能在7、8月份,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出现高温少雨的伏旱天气。答案选D。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气候类型中,常年受西风影响的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的原因是受西风带的影响;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而形成;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温带季风气候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
考点:该题考查气候类的成因。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图为西班牙马德里到中国西安的各月降水占全年降水的百分比等值线分布。
【小题1】图示城市中春雨率最高和降水最均匀的分别是( )
A.喀布尔马德里
B.酒泉乌鲁木齐
C.罗马马德里
D.德黑兰乌鲁木齐
【小题2】图中信息显示( )
A.由沿海到内陆降水量逐渐减少
B.亚洲东部降水量多于欧洲西部
C.自东向西降水季节变化越越大
D.自东向西冬季降水率呈上升趋势
【小题3】影响图中等值线分布状况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海陆分布
D.地形地势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中3-5月份的的降雨率最高的为喀布尔,图中降水变化最少,最均匀的为马德里,故A正确。
【小题2】该图为西班牙马德里到中国西安的各月降水占全年降水的百分比等值线分布图,无法判断降水总量的变化,只能够表明降水的季节差异和季节分配状况,可以看出在冬季自东向西降水率呈上升趋势,故D正确。
【小题3】大陆西岸的西班牙马德里,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降水丰富,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稀少;中国西安位于大陆东岸,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大气环流形式不同,导致图中等值线分布状况的差异,故B正确。
考点:区域世界气候。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北美洲海陆轮廓图”和“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图和棉花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据图及所学知识,描述美国的地理位置特征。(3分)
(2)说出甲城市夏季时的气候特征,分析其形成原因。(2分)
(3)说出甲、乙两地多发的自然灾害类型,并简述其共同的防御措施。(5分)
参考答案:
(1)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1分);横贯北美洲大陆中部(1分);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至少要答出东部和西部的两大洋名称,才能给1分。)
(2)夏季高温少雨(1分);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1分)。
(3)甲:地震(1分);乙:飓风(热带气旋)(1分);
防御措施:加强灾害的监测和预警机制;制定抗灾应急预案;修建工程性防御设施;增强防灾减灾意识。(3分,合理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
(1)地理位置的描述一般从绝对位置、相对位置和海陆位置三个维度进行。美国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横贯北美洲大陆中部;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
(2)甲城市位于北纬30°到40°之间大陆西岸,冬夏季分别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高温少雨。
(3)甲地位于北美洲西海岸,地处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边界,地震多发;乙地区位于美国东部沿海,夏秋季节易受来自大西洋低纬度海区的飓风影响。这两种灾害的共同的防御措施包括加强灾害的监测和预警机制;制定抗灾应急预案;修建工程性防御设施;增强防灾减灾意识等。
考点:地理位置、气候判读、自然灾害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