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十)

时间:2020-01-08 15:00:1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读某地区地表出露地层示意图和地理要素关系图等图表资料回答问题。(12分)

表1?对岩石样品的分析(ppm 表示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

岩石类型









石灰岩
0.75
4.2
120
3.5
160
0.03
1.25
0.65
4.5
砾岩
1.10
3.7
65
40
145
0.03
1.80
1.3
3
泥岩
1.20
5.6
165
5
125
0.04
3.5
1.45
2
页岩
1.45
7.7
175
4
137
0.03
6.2
1.5
2.5
砂岩
1.50
11.5
200
5
157
0.04
5
1.8
6.2
表2?对河流沉积物的微量元素浓度分析(含量用ppm表示)
河流










2
40
280
30
180
0.5
34
3
60

1
32
170
4
140
/
4
1
16

1
34
420
44
310
/
60
4
81

2
54
340
28
220
0.5
5
2
24
表3?对健康牛、病牛肝脏中的微量元素分析(含量用ppm表示)
元素









健康牛
2.0
70.0
180.0
0.05
40.0
0.01
3.5
4.0
4.0
病牛
1.10
16.0
44.0
0.05
12.0
0.01
24.0
1.3
3.0
(1)填表比较该地区岩石成因上的异同点。(4分)
岩石
不同点
共同点
石灰岩
?
?
页岩与泥岩
由颗粒细小的粘土压实而成的
砾岩与砂岩
?
(2)该地区属温带海洋性气候,甲地河流流经页岩和泥岩地区,微量元素钼较多,锰和铜较少,甲地附近养牛牧场因病而失败。调查发现该区乙、丙、丁三地养牛业牧场也都以失败告终。结合图表,从地理要素关系角度,综合分析其失败原因(任选乙丙丁一地为例)。(8分)


参考答案:
(1)
岩石
不同点
共同点
石灰岩
经化学沉积而成
都属于沉积岩,
具有层理构造
页岩与泥岩
?
砾岩与砂岩
由砾石或砂粒胶结而成
(2)该区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丰沛,加之该地区的岩石主要是石灰岩地形,流水的侵蚀作用强大。流经不同岩性地区的河流中化学元素的含量差异很大,植物中的化学元素差异也很大。
乙因河流流经石灰岩、砾岩地区,故微量元素中铬、镍、铁较少;
或丙因河流流经页岩和泥岩地区,故微量元素钼较多,铬较少;
或丁因河流流经页岩、石灰岩地区,微量元素中缺乏镍、锌和锰等。
岩石风化后形成的土壤中,某种微量元素过多或过少,土壤中缺少或含有过多的微量元素都会通过牧草进入牛的身体内而致病,由此造成养牛失败。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岩石的基本特点,可得出石灰岩是经化学沉积而成,砾岩与砂岩由砾石或砂粒胶结而成,都属于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
(2)根据图1可知本地区岩石主要是石灰岩组成,河流很多,加上本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所以河流的侵蚀作用很大;结合48题给的资料和表3可知养牛业发展与否与当地的微量元素有关,微量元素进入牛的体内是通过事物,即主要通过当地河流水进入.结合表1、表2、表3和图1可知:乙因河流流经石灰岩、砾岩地区,故微量元素中铬、镍、铁较少;丙因河流流经页岩和泥岩地区,故微量元素钼较多,铬较少;丁因河流流经页岩、石灰岩地区,微量元素中缺乏镍、锌和锰等。
岩石风化后形成的土壤中,某种微量元素过多或过少,土壤中缺少或含有过多的微量元素都会通过牧草进入牛的身体内而致病,由此造成养牛失败。
考点:本题考查岩石的特点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甲、乙两河间地形及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M地层岩石性质和形成时代最接近的是(    )
A.④
B.②
C.③
D.①
【小题2】若N与④都是岩浆活动的结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与④两者形成时间相同
B.N与④顶部形成的岩石特点相同
C.N岩浆活动比④早
D.N与④下部形成的岩石特点不同
【小题3】在甲、乙两河间的黄土地上植树造林后,假设该地年降水总量未变,则甲、乙两河年径流量的变化特点是(    )
A.甲河年径流量增加,乙河年径流量减少
B.甲河年径流量减少,乙河年径流量增加
C.甲、乙两河年径流量减少
D.甲、乙两河年径流量均无变化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M为沉积岩层,而④为岩浆岩,A错误;按岩石形成年龄判断---越古老的岩石形成的年代越早.在具层理构造、呈水平状态分布的沉积岩中,往往在下的岩层较老,在上的岩层年龄较新。①在M的上面,比M新,②在③的下面,所以②较老。图中的M和③岩层都是在同一岩层(④左边的沉积岩图例)的下面,所以M与③形成的时间最接近,故C正确。
【小题2】 岩层的形状分析,N处应该是岩浆喷发后,被图中所示的隔水层沉积覆盖,而④是后来发生的岩浆活动,侵入到图示的隔水层中,形成侵入岩,所以,N的岩浆活动比④早,A错误,C正确;N顶部是喷出岩,有气孔构造,而④的顶部岩层是侵入岩,结构致密,硬度大; N与④下部都具有侵入岩的性质,性质相同,B,D错误。
【小题3】森林是生物水库,并增加下渗量,稳定河流径流。该流域降水总量不变,因植树造林,甲、乙两河流径流量会明显减少,并稳定。
考点:地质作用与地质构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澳大利亚坎贝尔港国家公园著名的景点“十二使徒岩”,目前仅剩下七个岩柱。有人说旧的“使徒”倒下,新的“使徒”将不断形成,出现这种“前赴后继”现象的原因是

A.海浪侵蚀
B.流水堆积
C.岩浆活动
D.地壳运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从图片可以看到,这里是海岸地貌,“十二使徒岩”是海浪长期侵蚀海岸岩石的结果,所以A对。流水堆积地貌是冲积平原和三角洲,不会是岩柱,B错。岩浆活动形成的是岩浆岩,从图片上可以看出岩石的层理结构,说明是沉积岩,C错。地壳运动是属于内力作用,这种岩柱酷似地貌,只能是外力作用长期侵蚀的结果,所以D错。这些岩柱现在仍然不断地被海水侵蚀,所以会有旧的倒下,海岸岩石也可能被侵蚀形成新的岩柱,才会有新的形成之说。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和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关于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处背斜成山
B.b处向斜成山
C.a处适合寻找地下水
D.b处适合修建隧道
【小题2】关于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寒流
B.南半球暖流
C.使沿岸气候增温增湿
D.使沿岸气候降温减湿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a处等高线数值小且较稀疏,为平原地形,A错误;a处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构造,不利于储存地下水,C错误;b处等高线密集,形成山峰,且该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因此是向斜成山,B对;b处为向斜,不宜修建隧道。
【小题2】根据图中纬度数值的变化规律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此处洋流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方向,为寒流,对沿岸气候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考点:地质构造、洋流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图,指出图示地区板块界线的位置,分析该地区多火山的原因。(10分)


参考答案:界线:陆地西南海岸线附近(沿2 000~3 000米左右等深线)的海沟。(5分)
原因:大洋(西南侧的)板块俯冲到大陆(东北侧的,或美洲)板块之下(或答两侧的板块互相挤压),导致这里多火山。(5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