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4:53:46
1、单选题 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原因是(?)
A.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
B.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C.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D.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物资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肺的主要功能是用来呼吸,所以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主要是雨林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C对。吸纳和滞蓄降水,促进全球水循环,提供大量生物资源,这些是雨林的作用,但与肺的功能无关,A、B、D错。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该表反映了50年来科尔沁沙地重心移动的情况。据此完成问题。
| 年份 | 1949 | 1955 | 1960 | 1970 | 1978 | 1985 | 1990 | 1995 |
| 东经 | 121.97 | 121.93 | 121.94 | 121.88 | 121.86 | 121.75 | 121.80 | 121.71 |
| 北纬 | 43.57 | 43.51 | 43.54 | 43.59 | 43.63 | 43.80 | 43.68 | 43.84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土地荒漠化。
小题1:结合表格经纬度的变化:从东经121.97→东经121.71,反映向西移;从北纬43.57
→北纬43.84反映向北移。故选A项。
小题2:草原牧区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放牧,故选D项。
小题3:针对当地荒漠化扩大的原因,当地适宜采取如退耕还牧,减少单位面积草场载畜
量,合理放牧等措施,以改善生态环境。故C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西北地区荒漠化分布示意图,回答:(12分)
(1)荒漠化地区的地表景观具有明显的____________特征。写出体现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呈现东西差异的地理事物: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8分)
(2)汉代以来,A盆地南缘人类生产活动范围沿河流迁移的总趋势是________(选择填空)(2分)
A 从下游向上游方向迁移? B 从上中游向下游迁移
C 游牧式的往返迁移? D 向两侧迁移
(3)图中A—D四地中位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区的是__________。(2分)
参考答案:
(1)干旱? ①?降水量? ②?植被? ③草场载畜量(每空2分,共计8分)
(2)A?(2分)?
(3)A (2分)
本题解析:第(1)题荒漠化地区的气候干旱是其最基本的自然地理特征。我国的西北干旱、半干旱主要是因为其距海远,加上地势的阻隔,水汽难以到达而造成的,所以距海越远,干旱性的特征表现越明显。其具体的表现主要是从降水量(自东向西递减)、植被(自东向西依次表现为森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草场的载畜量等几个方面。第(2)题塔里木盆地南缘的人们的生产、生活用水主要靠昆仑山、阿尔金山等山上的冰雪融水,自汉代以来,人口数量的增多,生产、生活用水量的不断增加,河流流往下游的水量越来越少,再加之下游地区的绿洲地带的植被的破坏,造成沙丘的活化,土地的沙漠化逐渐从下游方向向上游方向推进,迫使人们不得不从这些季节性的河流的下游向上游方向迁移。第(3)题,根据所学的三大自然区及七大自然地区的相关知识便可完成
点评:本题以西北地区的区域地图为载体,考查区域荒漠化的原因及其防治。要求考生熟悉西北地区的区域地理环境特征,试题属于中档性的基础题目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我国长江中上游地区由于植被破坏导致了水土流失严重,故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主要生态效益是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强,解题的关键我国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有关专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把“调水”变成“调电”,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变“水从地上流”为“水从空中走”。据此回答以下2题。
小题1:川、渝有丰富电力的主要原因是(?)
A.石油、天然气丰富
B.太阳能资源丰富
C.煤炭资源丰富
D.水能资源丰富
小题2:若“调水变为调电的方案”实施以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调节黄河中下游的径流量,减少下游断流天数
B.大幅减少黄河的泥沙含量
C.增加黄河上游蒸发量,减少冬春季径流量
D.大大增加黄河流域的总水量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川、渝地区河流水量大,落差大,水能丰富。
小题2:该方案实施后,减少了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更有利于黄河中下游径流量的调节。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电力资源(水能资源)要从河流流量和落差两方面分析。(2)明确若“调水变为调电的方案”实施以后,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就减少了,这样就更有利于黄河中下游径流量的调节,黄河下游断流天数也会减少。
【知识拓展】关于黄河断流的原因分析:
黄河断流形成的原因,总的可归纳为2个方面,一是天然因素;二是人为影响,具体分析有以下几点:
1 水资源贫乏,时空分布不均
2 降水量偏小
3 沿黄工农业引黄用水迅速增加
4 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严重浪费
5 水库调节能力低,管理调度不统一
从上述断流的原因可知,要解决黄河断流问题,重点在于解决枯水季节来水少用水多的矛盾,其原则有四:
一是增加来水量;
二是减少用水量;
三是调整用水时间;
四是强化水体质量保护。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