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4:53:04
1、单选题 下列各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小的是?
A.北极圈内
B.赤道上
C.南回归线上
D.北纬50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赤道纬度最低,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为0,两极地区纬度最高,昼长最长为24小时,昼长最短为0小时,变化幅度达到24小时。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目前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为
A.23°26’
B.43°46’
C.46°52’
D.66°34’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因为地球自转平面赤道平面和公转的黄道平面不是同一平面,产生了黄赤交角。因为黄赤交角的存出,太阳直射点最北可以移动到北回归线,最南可以移动到南回归线线。目前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为66°34′。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甲)和“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地球运动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②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各处都相等?
③地球公转的线速度是均匀分布的?
④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是7月初最慢,1月初最快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小题2:甲图M点的纬度、乙图N点的月份分别是
A.30° 1月
B.60° 7月
C.60° 1月
D.30° 7月
小题3:当公转速度为N时,各地对应正确的是
A.漠河市民——欢度“白夜”
B.新西兰南部海域——冰山座座
C.松花江河畔——银装素裹
D.悉尼——处于雨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自转运动的特点可知,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①正确;两极除外,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各处都相等,②错误;由地球公转的特点可知,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是7月初最慢,1月初最快,③错误,④正确,所以C项正确。
小题2:M点的线速度约为赤道上的线速度的一半,可以推断该点的纬度可能为南北纬60°;地球公转至近日点附近速度最快,远日点附近速度最慢,远日点约为每年的7月初,所以B正确。
小题3:由上题可以判断地球公转至N点时,为每年的7月初,这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而且开始向南移动,北极圈附近还是有极昼现象的,所以A正确;新西兰此时处于冬季气候温暖湿润,不可能出现太多的冰川,B错误;我国处于夏半年,松花江不可能有银装素裹,C错误;悉尼此时为冬季,气温低,降水少,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图2是地球公转示意图和极地投影图,读图回答6-7题:
小题1:图甲中A、B、C、D四点,最接近地球公转轨道近日点的是
A.A? B.B? C.C? D.D
小题2:图乙是地球公转到图甲中哪一位置的极地投影图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近地球公转轨道近日点位置时为1月初,冬至日的日期为12月22日,接近于近日点,图中D为冬至日。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根据地球逆时针旋转,判断为北极俯视图,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B为夏至日。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若黄赤交角为零,则地球上
A.极圈范围扩大
B.没有昼夜更替
C.没有地方时差
D.没有四季变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若黄赤交角变为0°,则太阳直射点始终直射赤道,则全球始终昼夜平分,则极圈即极点的位置;全球各地就不会出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而没有四季的变化;D项正确;而昼夜更替和地方时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而引起的,故与黄赤交角的变化无关。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抓住黄赤交角对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影响;进而分析对全球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影响和四季变化的影响等。应运用联系的观点来看待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