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4:52:44
1、综合题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台州位于浙江省沿海中部,市中心位于北纬28度,东经122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市陆地面积9411平方千米,浅海面积8万平方千米,是浙江沿海重要的开放城市之一。
材料二 下列为1978~2007年台州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演变示意图
材料三 下列为1990~2007年台州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演变示意图
(1)根据材料二,请简要分析台州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演变。(6分)
(2)根据材料三,请简要分析台州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演变的状况。(4分)
参考答案:
(1)1986年以前,台州三次产业结构为“一、二、三”格局,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产业次之,第三产业最少;1986年以后,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开始超过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产业结构调整为“二、一、三”格局;到1991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也开始超过第一产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二、三、一”格局,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形成。(6分,答案合理也可斟情可给分)
(2)从2003年开始,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开始超过了第一产业,就业结构调整为“二、一、三”格局;2004年,台州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也超过第一产业,就业结构调整为“二、三、一”格局。(4分,答案合理也可斟情给分)
本题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学生对地理示意图的语言描述能力。根据图示判断,1986年以前,台州三次产业结构为“一、二、三”格局,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产业次之,第三产业最少;1986年以后,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开始超过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产业结构调整为“二、一、三”格局;到1991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也开始超过第一产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二、三、一”格局,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形成。
第(2)题,由图可知,从2003年开始,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开始超过了第一产业,就业结构调整为“二、一、三”格局;2004年,台州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也超过第一产业,就业结构调整为“二、三、一”格局。
点评:本题通过台州三次产业增加值、就业结构演变示意图考查我国三大产业发展及其产业就业结构的演变,考查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与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
下列关于产业结构变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加大了区域间的经济差异
B.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移入,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C.产业移出地区会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
D.产业的升级有利于解决本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压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产业发展和产业转移。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有利于加强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产业的升级导致劳动力需求量减少,反而加重本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压力,但并不一定会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主要是资源密集型产业),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的、保存比较完整的原始森林在
A.东南亚地区
B.印度半岛
C.非洲刚果河流域
D.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其中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两大工业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速度很快。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崛起,许多外资企业由珠江三角洲向长江三角洲迁移。读下图,回答问题:
小题1: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地区的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重有何变化?
小题2:试从珠江三角洲区位条件的变化与长江三角洲区位条件的优势两方面分析这种变化原因。
小题3: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A.产业基础良好
B.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C.腹地范围广阔
D.技术水平高
参考答案:
小题1: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重:珠江三角洲地区呈下降趋势;长江三角洲地区不断上升,在2000年后国际直接投资比重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小题2:珠江三角洲区位条件的变化:政策优势明显下降;劳动力工资水平不断提高;科技和人才优势明显下降;市场萎缩;环境污染严重。
长江三角洲区位优势:浦东新区的开发吸引大量国际投资;有科技和人才优势;水陆交通发达。
小题3:B
本题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由图分析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珠江三角洲政策优势明显下降;劳动力工资水平不断提高;科技和人才优势明显下降;市场萎缩;环境污染严重。而长江三角洲则由于浦东新区的开发吸引大量国际投资;有科技和人才优势;水陆交通发达。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根据右图回答题。
小题1:下列关于“西气东输"工程主干管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自西向东沿途的热量带都在北温带? ②自西向东年降水量分布为多-少-多
③自西向东沿途植被类型依次为寒带-温带-热带? ④自西向东依次穿越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小题2:影响“西气东输”主干管道线路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城市分布
C.河流状态
D.人口分布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主干线经过地区始终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故①正确;西气东输的西端位于塔里木盆地,降水量最少,②错误;自西向东沿途的植被类型应体现经度地带性,从荒漠—草原—森林,③错误;主干线经过地区美国穿越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④错误。
小题2:注意“经济因素”的要求,地形和河流不属于经济因素,而由于“西气东输”主干管道线路向沿线的城市供气,故城市分布是其主要考虑的社会经济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我国的区域地理概况,并结合影响交通线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分析即可。注意审题。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