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4:51:00
1、综合题 (1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北京时间2010年7月12日凌晨,南非世界杯决赛在约翰内斯堡的足球城球场上演。2014年6月13日至7月14日,巴西世界杯在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等城市举行。
(1)南非世界杯期间,北半球________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其中以亚欧大陆的________(气压活动中心)最为突出。此时段我国大部分地方盛行________风,气候特点是________。(4分)
(2)下图中的气候资料,与开普敦相符的是_____,与荷兰气候类型相同的是_______。
(3)巴西与南非都有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体育比赛最适宜的温度环境是15 ℃~20 ℃。请你从地理知识角度,说明南非、巴西世界杯都选定在6月~7月举行的理由。(4分)
参考答案:
(1)(4分)副热带高 亚洲低压(印度低压) 东南 高温多雨
(2)(4分)乙 丁
(3)(4分)热带草原气候 受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
(4)(4分)6-7月为南半球冬季,南非、巴西地处热带、亚热带,此时较为凉爽,适宜体育比赛。
本题解析:
(1)南非世界杯2014年6月13日至7月14日举行,此时为北半球夏季,大陆受热快,形成低压中心,切断副热带高气压带,使该高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因亚洲大陆是世界最大的大陆,因此在该大陆的印度半岛北部形成的印度低压(亚洲低压)最突出。此时段我国大部分地区盛行东南风,受其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高温多雨。
(2)开普敦位于南半球30°到40°之间大陆西岸,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而形成地中海气候,夏季(1月)炎热干燥、冬季(7月)温和多雨,四图中具有此特征的是乙图;荷兰位于40°到60°之间大陆东岸,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四图中具有此特征的是丁图。
(3)结合世界气候分布规律可知,巴西和南非都有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
(4)从题干信息可知应从气温角度分析南非、巴西世界杯都选定在6月~7月举行的理由,6-7月为南半球冬季,南非、巴西地处热带、亚热带,此时较为凉爽,适宜体育比赛。
考点:气候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图16近地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天气形势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时刻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
A.伊利湖出动游船欣赏暴雪后湖景
B.弗朗西斯科气温明显降低
C.温哥华经历了连续性降雪
D.墨西哥湾沿岩受向岸风影响,风浪较大
【小题2】图示时期(时刻)的气压状况是:( )
A.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②气压中心切断
B.①地附近空气吸热慢、气温高,气流上升形成低压
C.③气压中心气压升高,向西北移动
D.副热带高气压带被④气压中心切断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由题中可知,此时是2月20日,从等压线图可以看出,此时受北方冷气团的影响,在北美大陆形成了高气压,是冷锋天气系统,伊利湖附近此时是低气压,没有暴风雪;弗朗西斯科受暖锋的影响,气温是上升的;墨西哥湾沿岸此时是受离岸风影响;温哥华经历了连续性降雪,故选C.
【小题2】图示时期的气压状况,副极地低气压被陆地上形成的高气压切断;①地附近空气受阿拉斯加暖流的影响,吸热快、气温高,气流上升形成低气压,是副极地低气压,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天气系统的有关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该图所反应的地理原理或规律是
A.大气的垂直运动
B.热力环流
C.大气的保温作用
D.大气的削弱作用
【小题2】如果要建一个会造成空气污染的工厂,则工厂最理想的选址在
A.市区边缘
B.郊区与市区之间
C.郊区的居民区附近
D.在郊区以外盛行风的下风向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该图反映出城市气流上升,郊区气流下沉,说明城市受热多,郊区受热少,其所包含的地理原理和规律是热力环流。
【小题2】从图中环流情况可以看出,有空气污染的工厂选址在郊区以外盛行风的下风向的地方,可减少因城郊环流而造成的城市大气污染。
考点:热力环流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部分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题。
【小题1】P地对应的气压带是( )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赤道低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小题2】Q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于( )
A.暖湿的中纬西风
B.干冷的中纬西风
C.干冷的极地东风
D.冷湿的极地东风
【小题3】当沈阳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P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故气候特点是炎热干燥。
【小题2】Q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于暖湿的中纬西风。干冷的极地东风与暖湿的中纬西风在南北纬60度附近相遇,形成极锋,暖湿的中纬西风爬坡上升,形成降水。Q是由于来自中纬的暖湿气流与来自高纬的干冷气流在60°N相遇,形成锋面,暖气流沿着锋面向上爬升形成的降水。符合的是A。
【小题3】当沈阳白昼时间最短时,为冬至日,气压带风带南移,故正确选项为C项。B项东南信风带画错了,故B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三圈环流的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24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希巴姆古城(1982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阿拉伯半岛南部的也门共和国,建在哈德拉毛河(部分为季节河)河谷旁边的低山丘陵之上。古城内密布着500余座5—10层不等的“摩天大楼”,这些大楼完全由泥土和木头建造而成。古城所在地区总体上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年降水量却在1000毫米左右,季节分配不均且多暴雨。
(1)分析古城所在地区降水较多的原因。(10分)
(2)从自然地理角度简述古城选址的依据。(6分)
(3)古城楼房墙厚、窗小、分排(下排窗贴近地面,上排窗靠近层顶),分析其原因。(8分)
参考答案:
(1)距海近(2分);西南季风盛行时携带海洋水汽(2分),可沿河谷深入(2分);受山地影响多地形雨(2分);赤道低压带北移到来时降水增加(2分)。
(2)地处丘陵,利于雨季防洪(2分);海拔较高,气候相对凉爽(2分);远离沙漠腹地(2分)。
(3)墙厚:隔热降温(2分)
窗小:抵御风沙(2分)
分排:有利于凉爽的空气从下窗进来(2分),室内的热气从上窗排出(2分)(仅答“利于通风”得2分)
本题解析:
(1)读图,古城所在地区位于河谷旁的低山丘陵上,距海近。夏季西南季风盛行时携带海洋水汽,可沿河谷深入,受山地抬升影响,多地形雨。赤道低压带北移到来时降水增加。所以古城虽然总体上是沙漠气候,但降水多。
(2)古城地处丘陵,利于雨季防洪。位于热带地区,海拔较高,气候相对凉爽。古城所在地远离沙漠腹地,邻近海洋,降水较多适合人类生存。
(3)在热带沙漠气候区,古城墙厚,有利于隔热降温。建筑窗小,有利于抵御风沙。窗子分排上下两层,有利于凉爽的空气从下窗进来,室内的热气从上窗排出。
考点: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及原因,聚落选址的条件,环境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