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4:50:19
1、综合题 据新华社记者报道,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西电东送的三大通道,北路通道送电能力达250万千瓦,中路通道现在的送电能力达120万千瓦,2005年后将逐年增加至300万千瓦,南路通道送电能力达300万千瓦,我国东部地区缺电情况得到明显缓解。西电东送的三条路线示意图如下:?
(1)三条送电线路的终点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其中A是_______工业基地,B是_______工业基地,C是_______工业基地。?
(2)第一条送电路线(北路)输送的是火电,它是将_________、_______、内蒙古等省区的丰富_______资源转化成电能送出,这种作法有哪些优越性?
(3)第二条送电线路(中路)输送的是水电,它将_______水电站及建设中的_______水电站以及隔河岩等多座水电站的电能通过变压电网输往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水电对长江上游地区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有哪些有利之处?
(4)第三条送电线路输送的主要是红水河的水电,红水河(珠江支流)长度只有几百千米,为什么水能却很丰富?
参考答案:(1)京津唐 沪宁杭 珠江三角洲
(2)黄河上游 山西 陕西 ?煤炭? 首先减轻了铁路运输的压力;其次减少了煤炭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和对铁路沿线的环境污染,使京津唐地区燃煤量大大减少,减轻空气污染,降低酸雨危害。
(3)葛洲坝 三峡 为水电站修建的水库,能改善库区周围的环境,使库区周围地区空气湿度增加,降水增多,有利于天然植被的生长;长江上游河道深度增加,通航能力增强,可促进水运发展;水库可养殖水产,增加经济收入;发展旅游业;建设水电站可以促进当地运输业、建筑业及钢铁、建材等工业的发展。
(4)红水河地处亚热带湿润地区,流域内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红水河又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落差也很大,因此水能资源丰富。
本题解析:本题在中国政区图的基础上,考查行政区划、工业基地、能源分布和能源消费的地区分布、水能的特点等知识。第(1)(2)题从图中已给的政区可以看出“西电东送”的起点地区名称,运用我国工业基地分布可以得出东边终点的工业基地名称。依据题目中三角洲的提示和图中相关位置可以知道“西电东送”的目的地。第(3)题主要在记忆中提取中南地区的范围信息(中南地区包括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再结合正在建设的最大水电站的要求,就可得出前面两个空的答案。在理解水能特点的基础上,加上长江上游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回答。第(4)题,主要考查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其主要有两点:落差大;水流急。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在“我国防护林分布示意图”中,A、B、C、D四个防护林体系,主要发挥水土保持环境效益的是()
A.A、B? B.B、C? C.A、C? D.B、D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主要发挥水土保持环境效益的防护林有长江中上游防护林、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林等。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根据相关图表,完成下列问题。(13分)
图为我国大陆地区外商直接投资规模时间变化图,图为1995年和2008年我国大陆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各省份占全国的比例分布示意图,表为2008年广东省和重庆市外商直接投资主要产业投资额比重的比较。


(1)简述l985—2009年我国大陆地区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变化趋势;分析投资规模出现两次下降的主要原因。
(2)简述我国大陆外商直接投资的空间变化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3)比较广东省、重庆市外商直接投资主要产业的差异。
参考答案:(共13分) 总体呈上升趋势。(1分)1997是因为发生亚洲金融危机;2009是因为发生了美国金融危机。(2分)
(2)自东向西,(或沿海向内陆)投资的地域范围扩大;(2分)内陆地区的投资比重增加(湖北、海南等省投资比重下降明显)(2分)
原因:国家西部开发政策支持,对外改革开发的不断推进。(4分)(或者东南沿海生产成本的上升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转移);内陆地区劳动力和土地价格相对便宜;市场潜力大;基础设施在不断完善。任答一点1分,共4分)
(3)广东省主要是在制造业为主,房地产为次;重庆市以房地产为主,超过60%,制造业为次。(2分)
原因:重庆设市,城市化水平提高,房地产需求增加(2分);西部大开发,中心城市建设成为重点领域(2分);
广东省改革开放以来,外向型加工制造业成为投资重点(2分);外来劳动力数量增多,劳动力成本较低,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投资的重点领域(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东北地区土地利用状况表,回答下列各题。
| 土地类型 | 水面 | 耕地 | 林地 | 草地 | 荒地 | 其他 |
| 所占比重 | 5% | 37% | 15% | 6% | 31% | 6%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A
小题4: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防治荒漠化行之有效的方法是
A.恢复自然植被
B.普及防治荒漠化知识
C.集资防治
D.设置大沙坝固沙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