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4:49:49
1、单选题 读“地球自转等线速度分布示意图”,R、T在同一纬线上。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区域所在的位置是( )
A.南半球低纬度
B.北半球中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北半球高纬度
【小题2】R点地形最有可能是( )
A.丘陵
B.盆地
C.山地
D.高原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在地球表面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图中线速度数值越向南线速度越小,说明越向南纬度纬度越高,所以说该地在南半球,赤道的线速度为1670千米/小时,30°危险的线速度为1447千米/小时,图中线速度数值介于二者之间,位于低纬度,故答案选A。
【小题2】纬度和海拔高度是影响地球表面线速度的两大因素。同样海拔高度,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同一纬线上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海拔越低线速度越小。R比同纬度的T处线速度小说明该地地势较低,地形类型应为地势较低的盆地,故答案选B。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下图XOY为地轴,MN为赤道,EF、E?F?为回归线,ST、S′T′为极圈。读图回答:(9分)
(1)目前黄赤交角在图上是:
A.∠XOF
B.∠TOF
C.∠FON
D.∠TON
(2)按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图上ST与EF之间为 带。
(3)当太阳直射点在图上自MN向北移动到EF,再由EF向南移动到MN的过程中,在S?T?及其以南范围内,有极夜现象出现的地区变化规律是 , , 。
(4)假设黄赤交角变为35°,这时,地球上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将自 (纬度)纬线向南、北降低;达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的纬度范围是 ;在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中,与现在相比,范围将扩大的是 。
参考答案:
(1)C
(2)北温带
(3)出现极夜的地区逐渐扩大,(太阳直射点至EF时)S?T?及以南地区全部为极夜,之后出现极夜的地区逐渐缩小
(4) 35°N 35°N--90°N 热带、寒带
本题解析:
第(1)题中要知道黄赤交角为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图中MN为赤道面,EF为黄道面,所以∠MOE?或∠FON应为黄赤交角。
第(2)题考查五带划分,而极圈与回归线之间为温带,则ST与EF间为北温带。
第(3)题则考查了太阳直射点移动与极昼极夜范围变化的关系。
第(4)题,当黄赤交角变为35°时,则南北回归线为35°N和35°S,南北极圈纬度变为55°S和55°N,由此知五带中热带、寒带范围将扩大,温带范围则缩小。
考点:本题考查经纬网和黄赤交角的综合判断。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抓住图示中的地轴、赤道面、黄道面的分布判断黄赤交角,并调用课本相关内容掌握黄赤交角存在的地理意义即可作答。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读右图,完成第以下问题。
【小题1】与①地相比,②地( )
A.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大
B.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小
C.自转角速度相等,线速度小
D.自转角速度小,线速度相等
【小题2】当③地日出时,北京时间是( )
A.5时
B.6时
C.17时
D.23时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①、②分别位于赤道和南纬30°,两地自转角速度相同,均为15°/h,①地自转线速度大于②地。
【小题2】③地位于赤道上、135°W,该地日出时的地方时为6:00,此时北京时间为23:00。
考点:地球自转速度、地方时计算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图所示日期,代表北半球白昼最长的一天的是(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北半球白昼最长的一天为夏至日时,所以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光照图的判读及其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有关地球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季节变化相同
B.在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上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C.在同一条纬线上的各地昼夜长短相同
D.在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日出日落的地方时相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同一条纬线上的各地昼夜长短相同、日出日落时间相同、季节变化也相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也相同。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