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4:48:02
1、单选题 下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
| 地点 时间 | 当日 | 次日 | ||
| 日出 | 日落 | 日出 | 日落 | |
| ① | 9:00 | 23:00 | 8:58 | 23:02 |
| ② | 7:19 | 18:41 | 7:20 | 18:40 |
| ③ | 5:40 | 18:48 | 5:39 | 18:49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长时间,根据表格计算到①、②、③地的昼长时间分别为14小时、11小时22分、13小时08分,根据纬度越低昼夜长短变化越小,昼长越接近12小时,说明该地越接近赤道,纬度越低,因此三地中纬度最低的是②,最高的是①。
【小题2】此时③地昼长夜短,若③地为北京,则说明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次日③地的日出时间提前了,日落时间推迟了,说明③地的白昼变长了,北京的白昼变长了,说明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向北移动;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地球公转速度在逐渐变慢。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1.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2.若③地为北京,则此时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③②①
E.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
F.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G.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
H.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三地当日和次日日出日落时间可知①③两地昼长大于夜长并且昼长渐长,①③两地位于同一半球,①地昼长大于③昼长,①地纬度高于③地纬度。②地和①③两地不在同一半球,根据“北半球昼长等于南半球同纬度夜长”规律可知②地纬度最低。
2.若③地为北京,由表可知北京昼长大于夜长并且昼长渐长,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并且向北回归线移动,地球公转自近日点附近(1月初)向远日点附近(7月初)运动,公转速度逐渐减慢,北京位于春分日至夏至日之间,北半球昼长渐长,南半球夜长渐长,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渐大,D答案正确。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某一天,北京昼长大于南京昼长,则这一天可能是
A.春节
B.教师节
C.国庆节
D.元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昼夜长短状况看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北京昼长大于南京,说明越往北昼越长,故判断为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应为3月21---9月23日之间,故选B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中各圈层的正确叙述是
A.C为大气圈
B.A为水圈
C.E、F合为岩石圈
D.B为生物圈
小题2: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
A.软流层
B.下地幔
C.图中D层
D.图中G层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判断,图中字母A显然是大气圈,C是水圈,所以B是生物圈,选项 A 、B错。图中字母D和E合为岩石圈,选项C错。只有选项D对。
小题2:从三类岩石的转化关系分析,岩浆与岩石圈是紧密接触的,所以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岩石圈下面的软流层,选项A对。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与岩石圈相接,也在上地幔,若在下地幔,地壳中就不会有岩浆活动了,选项B错。图中的D层是地壳,选项C错。图中的G层是地核,选项D错。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完成11~14题。
【小题1】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①农牧活动 ②距海远近 ③季风风向 ④纬度位置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小题2】甲地降水较丰富,与之关联的资源有
①草原 ②水能 ③石油 ④森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小题3】有关松嫩平原地理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年降水量不足,缺乏灌溉水源
B.广泛分布红壤,土壤肥沃
C.耕地多为旱地,人均耕地少
D.纬度偏高,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生长
【小题4】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A.三江平原土壤肥力低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