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4:46:52
1、单选题 下图为“1271~1295年马可·波罗东行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马可·波罗的东行路线中2.喀什因其具有“五口(岸)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独特的区位优势成为我国内陆地区第一个经济特区。下列关于喀什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亚洲经过了三种季风气候
B.①、③两地植被差异是因为海陆位置不同
C.沿途经过了寒、温、热三带
D.沿①→②→③路线,每天的日出时间在提早
E.“八国”指与新疆接壤的8个国家,“一路”指丝绸之路
F.大部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与北京一样属于暖温带
G.经济特区的建立首先拉动的是第一产业的发展
H.当地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属大牧场放牧业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结合所学的气候知识,判断①②③分别是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图示区域③往南边、大陆东部分别是亚热带季风和热带季风气候区;①、③两地植被差异是因为气候不同;沿途没有经过了寒带;日出时间跟季节、纬度等因素有关,题目提供信息无法判断日出早晚。
2.“八国”:指与喀什市接壤或比邻的8个国家。喀什有888公里长的中国陆地边界,与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5国接壤,与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也非常接近。这8个国家形成一个弧形的经济圈,喀什正好是这个圆弧的圆心。经济特区的建立首先拉动的是二、三产业的发展;喀什的特色农业是以粮棉为主,瓜菜果畜牧业为辅;B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气候类型。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我国华山西峰的地质构造类似于下图中的
[?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安徽天柱山山体主要由燕山期花岗岩组成,其花岗岩峰丛地貌景观奇特,主峰天柱峰(图1)如巨柱擎天,飞来峰(图2)上飞来石如天外来客(图3),峰雄石奇,是我国5A级景区,201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地质公园。据此回答问题。
1.飞来石来自于2.天柱峰的形成过程是
A.冰川漂砾
B.火山弹
C.陨石
D.花岗岩风化
E.沉积——断裂——抬升
F.沉积——侵入——隆起——侵蚀
G.板块碰撞——火山喷发
H.沉积——褶皱——背斜成山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质作用。
1.材料反映该地区的岩石类型为花岗岩,故塑造图示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花岗岩的球状风化地貌。
2.花岗岩的形成是由于岩浆侵入地壳而形成的。而目前形成的花岗岩峰丛地貌反映花岗岩出露地表(反映地壳上升),周围岩体被外力侵蚀而形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三种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题。
1.甲代表的水体是2.箭头a代表的现象一般发生在3.若在鄱阳湖区进行大规模围湖造田,将导致箭头a、b流量的变代趋势是
A.雨水
B.冰川融水
C.海洋水
D.地下水
E.1~2月
F.3~4月
G.6~7月
H.10~11月
I.a变大
G.a变小
b变稳定
b在枯水期变大
参考答案:1. D
2. C
3.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河流水的补给。能与长江水形成互补的,除了湖泊水,只有地下水。
2.a表示长江水补给鄱阳湖水,反映长江水位高于鄱阳湖水位,为洪水期,即6—7月。
3.由于围湖造田,使湖泊面积减少,故对河流径流量的调节能力下降,a、b都变小。
考点:本题考查河流的补给类型及湖泊的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图中的箭头指向,根据水体流向来判断时间,这样题目就化难为易了。另外,本题还可考查若在河流中下游地区大规模围湖造田,对a、b的影响。若在河流中下游地区大规模围湖造田,将会使湖泊面积缩小,其调蓄洪水能力下降,即a、b都变小。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是世界某著名山脉东西两侧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有关甲地气候特征的叙述,最准确的是2.甲地降水的水汽来源主要是3.乙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是
A.1月温和多雨,7月炎热干燥
B.1月炎热少雨,7月温和湿润
C.7月温和多雨,1月凉爽少雨
D.终年温和,1月多雨7月少雨
E.信风
F.西风
G.夏季风
H.台风
I.水稻种植业
G.商品谷物农业
热带种植园农业
特色瓜果种植业
参考答案:1. B
2. B
3.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农业生产。
1.从图形中气温的变化看,两地都在南半球。据图判断,甲地雨热不同期,应表示地中海气候,故夏季(1月)高温少雨,冬季(7月)温和多雨。
2.地中海气候的成因为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而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故带来水汽的是西风。
3.乙地常年降水都很少,则光照强,故适宜在盛夏季节发展特色瓜果种植业。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