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4:46:32
1、单选题 读下图,地质构造简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对图中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地为向斜成山
B.乙地背斜成山
C.甲地向斜成谷
D.丙地为背斜成谷
小题2:图中使甲处形成谷地的主要作用是(?)
A.地壳运动
B.侵蚀作用
C.沉积作用
D.火山活动
小题3:下列物质都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磷矿石、石油
B.锰矿、钢材
C.雷电、耕地
D.玉米、草场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岩层的弯曲形态分析,乙地岩层向下凹,是向斜构造,地貌形态是山岭,所以是向斜成山,A对、B错。 甲地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构造,从地貌形态看是山谷,所以是背斜斜成谷,C错。丙地岩层发生措动的位移,是断层构造,D错。
小题2:内力作用使甲地拱起,形成背斜构造,由于顶部受张力作用,岩层较松散,易被外力作用侵蚀,形成谷地,B对。地壳运动是内力作用,A错。沉积是在低洼处,甲处是拱起,地势较高,C错。火山活动是岩浆活动,图示没有岩浆活动,D错。
小题3:自然资源是指从自然界直接获得的用于生产、生活的物质或能量,磷矿石、石油都是从自然界直接获得的,A对。钢材是工业产品,不是自然界的,B错。雷电存在于自然界,但是不能用于生产、生活,C错。玉米是农业产品,不是自然界的,D错。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2009年11月21日,黑龙江省鹤岗市新兴煤矿发生特大矿难,共造成108名矿工死亡。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问题。
【小题1】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
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B.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
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小题2】下列有关图示地质地貌说法正确的是( )
A.乙、丙地貌均为地壳运动形成
B.乙处为背斜成谷
C.丙处为地垒成山
D.丁处为地堑成谷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及影响。
【小题1】读图可知,a处煤层位置高,密度较小的气体容易在此汇集,故a处易发生的矿难事故是瓦斯爆炸;b处是向斜,是良好储水构造,故b处易生的矿难事故是透水。故选A项;
【小题2】读图可知,乙处地貌为山谷,是背斜顶部受侵蚀形成的。丙处是向斜成山,丁处是断层容易发生侵蚀而形成山谷。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六大板块中,基本上以大洋为主的板块是( )
A.太平洋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南极洲板块
D.北冰洋板块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基本上以大洋为主。答案选A。
考点:该题考查板块的分布状况。
本题难度:一般
4、多选题 下图为北半球某热带海岛地质、地貌示意图。图中
[? ]
A.乙处为河口三角洲
B.丙处侵蚀比对岸强
C.丁处矿床为天然气
D.戊处位于背斜谷内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I、Ⅱ、Ⅲ三处岩石由老到新的顺序是( )
A.Ⅰ、Ⅱ、Ⅲ
B.Ⅰ、Ⅲ、Ⅱ
C.Ⅲ、Ⅰ、Ⅱ
D.Ⅱ、Ⅰ、Ⅲ
【小题2】左图与右图中岩石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Ⅰ一乙
B.Ⅱ一丁
C.Ⅲ一丙
D.Ⅳ一甲
【小题3】若左图中I岩层为隔水层,其他沉积岩层均为透水层,则最有可能存在地下水的是(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可知I、Ⅱ、Ⅲ三处岩石中,Ⅰ、Ⅱ岩石具有层理构造,应当为沉积岩,根据沉积岩的特点可知,埋藏越深,形成越早,所以Ⅰ的形成年代早于Ⅱ;Ⅲ处岩石应该是岩浆侵入岩层,冷却凝固形成,应当晚于Ⅰ、Ⅱ,故选项A正确。
【小题2】由左图可知Ⅰ、Ⅱ为沉积岩,Ⅲ为岩浆岩,Ⅳ应当为变质岩;根据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可知,右图中箭头“一进一出”(或者三进一出)的是岩浆,即图中的丁为岩浆;所以乙是岩浆岩,甲是变质岩,那么丙是沉积岩,故选项D正确。
【小题3】根据地质构造的一般特点可知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图中①、②、③处为向斜,由于图中只有I岩层为隔水层,其余沉积岩层均为透水层,所以②③处地下水仍然下渗到①处,所以该处最有可能存在地下水,故选项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地质作用、地壳物质循环、地质构造。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