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4:45:47
1、综合题 根据材料和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7分)
材料一:鄱阳湖区域分布图
材料二:“天漠”是一种特殊的地理现象,它们像是形形色色的“迷你沙漠”,却会神秘出现在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带,与江河湖海如影随形。图中M地附近有20多万亩沙丘。2011年11月,位于M沙地的风力发电站成功并网发电。
(1)湖畔沙丘形成要有“丰富的沙源”、“强劲的风力”,分析M地沙丘的成因。(3分)
(2)简述M地建风力发电站的区位优势。(4分)
参考答案:
(1)沙丘的形成:湖区附近多低山丘陵(或地势起伏较大)(1分);雨季,多暴雨且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湖区大量泥沙堆积(1分);(枯水季节,湖内沙滩露出)强风作用促进了湖边M地沙丘的发育形成(1分)。(共3分)
(2)风力资源丰富;沙地面积广,地价较低;风力发电较清洁;政策扶持;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等。(共4分,任答四点即可)
本题解析:
(1)读图,根据图中湖区有众多大大小小的支流注入,可以判断湖区附近多低山丘陵,地势起伏较大。湖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湖区周围低山丘陵上的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在湖区有大量泥沙堆积。冬季是枯水季节,湖内沙滩露出水面,形成了丰富的沙源,强风的吹动作用,促进了湖边M地沙丘的发育形成。
(2)这里是因风力强劲形成的沙漠,风力资源丰富。沙地面积广,土地价格较低。风力发电较清洁,没有环境污染。政策扶持,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等都是M地发展风力发电的优势区位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湿地与森林、海洋被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地理事物中都属于湿地的是:
①纳木错
②滩涂
③黄河
④渤海
⑤水稻田
参考答案:1、D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为进一步发展山西经济,使资源大省转化为经济大省,调整产业结构势在必行。据此完成 小题:
1.利用煤炭资源加工增值,提高经济效益的办法不包括?(?)
A.发展电力工业 B.发展化学工业 C.降低煤炭运输成本? D.发展冶金工业
2.“坑口”电站建设的意义作用不包括?(?)
A.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B.改善能源工业结构? C.增加经济产值? D.降低山西的环境污染
3.下列关于山西产业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煤是主导产业?B.加大原煤的外运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C.山西产业结构将向轻工业方向发展? D.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业而占主体地位
参考答案:1.C? 2.D 3 .D
本题解析:增加煤炭资源的附加值,则要延长煤炭的生产链,以煤炭为基础发展其它相关产业。
“坑口”电站就是利用煤炭进行火力发电,燃煤会带来一定的环境污染。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田纳西河流域地处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关于其降水季节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终年湿润、降水分布均匀
B.夏秋多、冬春少
C.春夏多、秋冬少
D.冬末春初多降水,夏秋季降水相对较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田纳西河流域,降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在1300 mm左右。冬末春初多降水,夏秋季降水相对较少。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阅读下列有关黄土高原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土高原某地影像。
材料二: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专家对黄土高原多年的研究成果。 
(1)黄土高原最大的生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这一生态问题的最主要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材料二表中可以得知:植被覆盖率与径流减少率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反映了植被可以_____________
? ? A、使地表水下渗减少B、使侵蚀增加 C、使含沙量减少D、使径流量大幅度减少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水土流失;植被遭到破坏
(2)呈正相关
(3)C
(4)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实行合理放牧;大力开展矿区的土地复垦工作;综合采用工程、生物、技术措施,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