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4:43:15
1、单选题 读图:我国三大自然区(I、II、III),回答题。
小题1:地理界线P南北两侧种植业不同,主要原因是
A.地形条件不同
B.水热条件不同
C.土壤条件不同
D.光照条件不同
小题2:有关I、II、III三个自然区的叙述,正确的有
A.II区比III区纬度高,故热量较III少
B.III区比II纬度低,故太阳光照比II区强
C.III区与I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
D.II区比I区北部降水少,故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与I区北部为界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的P为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其南北两侧的种植业的差异主要是因为其水热条件的差异,其南侧的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属于亚热带;其北侧的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属于暖温带。
小题2:图中的I、II、III三个自然区分别是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I、II的分界线大致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III区与I区之间的分界线大致是横断山区的3000米等高线;II区比III区的分界线大致是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虽然比青藏高寒区纬度高,但是因为青藏高原的地势高,气候较低。也正是因为其地势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较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强。
点评:本组题要求考生熟悉三大自然之间的分界线,区域之间及其区域内部的差异的存在与成因,试题属于基础性识记题目,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海岸发生9.0级地震,震中附近的福岛核电站爆炸起火,造成的放射性污染引发周边国家民众的忧虑。下图为3月初北半球海平面气压分布示意图,回答各题。
1.日本福岛县东部海域的洋流流向和此时亚洲东部的主导风向是2.此次地震破坏力极大,当地的海岸地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为了评估地震损失,指导救灾工作的有序实施,应采用
①遥感?②全球定位系统?③地理信息系统?④电子地图
A.东北方向西北风
B.西南方向东南风
C.东南方向西北风
D.西北方向东南风
E.①②
F.③④
G.①③
H.②④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1.日本福岛县东部海域的洋流为极地东风(东北风)作用下的千岛寒流;亚欧大陆为高压中心,为北半球的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盛行西北风。
2.地震后,为了评估地震损失,指导救灾工作的有序实施,首先通过遥感了解受灾的范围,然后根据受灾的范围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处理与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我国某地区沿某一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判断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区位于我国的(?)?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西南地区
小题2:图中甲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自然带)为(?)?
A.热带季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小题3:该地区最丰富的常规能源资源是(?)?
A.煤炭资源
B.石油资源
C.水能资源
D.太阳能资源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B
小题1: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小题1:根据图示的地形剖面图,图示甲应表示四川盆地,而其西侧为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甲四川盆地的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故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小题3:由于该地区位于湿润地区,降水量 丰富,且位于我国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故水能资源丰富。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的分界线是(? )
A.雪峰山
B.太行山
C.秦岭
D.巫山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我国地势分三级阶梯,第一阶梯上的地形主要为青藏高原,第二阶梯的地形主要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四川盆地,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为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第三阶梯主要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巫山以西为四川盆地,位于我国第二阶梯上;巫山以东为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我国第三阶梯上。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因素中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由开发早期的限制因素转变为现在有利因素的是
A.稠密的水系
B.黏重的土壤
C.便利的交通
D.平坦的地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稠密的水系在历史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故稠密的水系给农业生产带来不便,制约当地的农业生产,但随之技术的发展,人们利用稠密的水系提供了便利的水运和充足的水源,利于促进农业生产。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