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点《地图》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七)

时间:2020-01-08 14:34:0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村落多明清古建筑,是著名的旅游景点。某旅游者想拍摄一张甲村的全景照,正确的拍摄地点和理由是(  )
A.A点海拔较高,适宜远眺
B.C点视线通透,俯视全村
C.B点距离较近,身临其境
D.D点地形平坦,视野开阔
【小题2】图中地势相差最大可能是(  )
A.499米
B.549 米
C.449米
D.599米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A点,海拔较高,适宜远眺,但与村落间有山脊相隔,不能拍摄全景,A错。C点, 视线通透,俯视全村,没有阻挡,B对。B点,距离较近,与村子间有山丘阻挡,不能拍全景,C错。D点,地形平坦,视野开阔,但海拔太低,不能拍摄全景,D错。
【小题2】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最高点在左下角,海拔约500-550米,最低点0-50米,所以最大高差范围是450-550米,B对。
考点:等高线图判读,高差计算,等高线图的实际运用。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同的自然环境中人类活动也有差异;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使人类影响和改变自然环境的能力大大提高,因此人类必须走人地关系和谐统一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江中游D湖及周边地区图

材料二 D湖沿岸某地的“1950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状况示意图”

(1)概述材料一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4分)
(2)湖陆风是指由于湖泊与陆地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风。请简析该湖区湖陆风在每年7~8月份最为明显的主要原因。(4分)
(3)简析该地土地利用变化对湖泊及周围地区环境产生的影响。(5分)


参考答案:
(1) 东、南、西三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较高(2分)中北部以平原为主,地势较低(2分)
(2) 夏季的时候,湖区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夏季风是有海洋吹向陆地的风,所以对于湖陆风影响弱。再者湖面宽广,湖水很深,因此水陆热力性质差异更为显著,加大了湖陆风(4分)
(3) 该地区围湖造田使得湖泊面积减少,所以湖泊对于河流的调蓄能力下降,湖泊面积减小,调节气候的能力减弱,在沿湖地区修建了造纸厂,工业废水的排放,污染了水环境,破坏了地表的植被,使得生物多样性减少。


本题解析:
(1) 描述一个地区的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地势高低,地形分布三个方面来描述,从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看出,东面、南面、西面海拔较高,大都在500米以上,说明地形是山地和丘陵,地势较高。中北部是平原地形,地势较低。
(2) 问题中提到湖陆风是指由于湖泊与陆地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风,所以该题可以参考海陆风的成因。湖陆风显著,说明此月份湖泊和陆地热力性质差异显著。题干中提到是长江中游地区,7-8月份该区域是处在副高的控制下出现伏旱天气,同时湖泊的面积大,所以导致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3) 影响类的试题一般应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分析材料二的前后图的对比,发现湖泊面积减小,同时增加了聚落和造纸厂,湖泊对河流径流有调蓄作用,丰水期储水枯水期放水,湖泊水面对局部气候也有调节作用,增加空气湿度等,湖泊面积减小,其调蓄功能下降;同时造纸厂是污染水源的工业,工业污水的排放会导致当地水体污染,生物多样性受损等。
考点:考查地形特征的描述、热力环流原理和区域环境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图,横线为20°纬线,A处以东为海洋,B、C之间和D、E之间为陆地,其余为海洋。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A、C、E三地的气候都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小题2:A、C、E三地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B.东南信风迎风坡降水丰富
C.受寒流影响降水更少 D.海陆热力差异
小题3:D处有一高大山脉,其形成原因是?(?)
A.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而形成
B.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而形成
C.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而形成
D.非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而形成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1:B
小题1: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某区域等高线和地层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处地貌类型为(?)
A.背斜成山
B.背斜成谷
C.向斜成山
D.向斜成谷
小题2:乙处(?)
A.侵蚀作用明显
B.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C.和甲地地势差异主要是内力形成
D.是李家庄良好的引水源头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甲处是山顶。根据岩层新老关系看,中间新,两翼老,是向斜构造。所以地貌类型是向斜山,C对。A 、B 、D错。
小题2: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判断,乙处中间老,两翼新,是背斜构造。根据等高线弯曲判断,是山谷地貌。背斜成谷,说明侵蚀作用强烈,A对。背斜是良好储油构造,B错。地势差异是外力作用形成,李家计地势较乙处高,从乙处引水不便。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数码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分别是:①        ②             
(2)③、④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米,若两地图上距离为3厘米,其实际水平距离为      千米。
(3)如果把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       。(用数字表示)
(4)有AC和BC两种方案把水引到C处,应选择      线,理由是                 
(5)若从甲、乙、丙三处中选其中一处修梯田,以    最好,原因是                 


参考答案:
(1)鞍部 山谷 陡崖
(2)143   6
(3)1∶100 000
(4)AC   AC虽然引水距离较长,但水从水库引出后可以顺着地势进行自流;而C处地势比B处高,BC线不便于自流引水
(5)丙  丙处地势平坦,有利于修建梯田;丙处的地势比水库的水位低,有利于引水灌溉。


本题解析:
(1)读图可知,②处有河流流过且从等高线图可知海拔中部低两侧高为山谷,⑥处等高线重合,说明为陡崖。
(2)③地海拔为428米,④地海拔为571米,两地相对高度=571-428=143米;读图可知比例尺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2千米,若图上3厘米则实地6千米。
(3)图上比例尺为1:200000,放大2倍,为1:1000000。
(4)引水线当选择由高处往低处,可自流引水,故AC线最好。
(5)修梯田需要坡度小于25°,地势较低的山坡,可以有较好的投入产出比,地势低有利于进行农业生产,故丙处最好。
考点:等高线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