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4:34:04
1、综合题 ( 2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中国某区城图,图中A县适宜毛杜鹃等许多花卉生长,特别是桂花种植已有百年历史。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该县就开始发展花卉产业,近年花卉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并提出“打造乡土特色花卉基地”的区城规划目标。图中虚线为我国规划建设的沿海高速铁路在本区的分布。
(1)说明图中主要地形类型及外力作用类型。(4分)
(2)A地气候素有“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序春”’的美誉,试分析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8分)
(3)分析A县打造花卉生产基地的主要优势条件。(8分)
(4)列举沿海高速铁路建成通车的主要有利影响。(6分)
参考答案:
(1)(4分)以低山(丘陵)为主(2分)?流水作用(流水侵蚀作用)(2分)
(2)(6分)地处亚热带地区,纬度较低(2分),距冷空气源地远(且有山岭阻隔),不易受冷空气影响,冬季温和,故“冬暖”(2分),地势(海拔高)较高,夏季凉爽,故“夏凉”。(2分)A地距海近,受海洋的调节作用较强,气温年较差小(2分)
(3)亚热带季风气候,纬度低,水热条件好,花卉一年四季皆可生长;河流众多,水源充足;花卉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技术成熟;距沿海城市(或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较近,生活水平提高,市场广阔;交通与保鲜技术发展;当地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政策大力支持。(答其中四点8分)
(4)有利于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吸引客源,引进资金技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方便人们出行,加强该地区与其他地区社会文化联系,增加沿线地区居民就业机会;促进沿线地区基础设施完善;促进交通建设的调整化和专业化,完善高铁路网;缓解该地区铁路运输压力。(答其中3点得6分)
本题解析:
(1)读图,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分析,图中大部分地区海拔在200-1000米之间,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属于我国的东南丘陵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作用,或说流水侵蚀作用。
(2)读图,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地地处亚热带地区,纬度较低,距冷空气源地远,且有山岭阻隔,不易受冷空气影响,所以冬季温和,形成“冬暖”。该地地势较高,海拔500米以上,所以夏季凉爽,形成“夏凉”。 从图上可以看出,A地距海近,受海洋的调节作用较强,所以气温年较差小。
(3)结合前面分析,A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纬度低,水热条件好,花卉一年四季皆可生长。该地河流众多,水源充足,利于花卉保鲜。该地花卉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技术成熟。距沿海城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较近,生活水平提高,花卉需求量大,市场广阔。交通与保鲜技术发展。当地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有政策大力支持。
(4)高速铁路的建成,有利于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吸引客源,引进资金技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高铁建成方便人们出行,加强该地区与其他地区社会文化联系,增加沿线地区居民就业机会,促进沿线地区基础设施完善。新的线路修建,有利于促进交通建设的调整化和专业化,完善高铁路网,缓解该地区铁路运输压力。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2012年元旦,全国天气形势变化不大,中东部地区的雾霾(多出现在水平方向风力较弱的地区)和正在影响西北地区的冷空气是这两天天气的两大“主角”。阅读某区域2012年1月2日近地面等压线图,完成问题。
【小题1】此时,甲地气压最可能是 hpa( )
A.1027
B. 1029
C.1028
D.1030
【小题2】此时,甲、乙、丙、丁四地中,可能出现雾霾天气的是( )
A.丙丁
B.乙丙
C.甲乙
D.乙丙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压线图的综合判读。
【小题1】甲地有雨,说明应该是低压,与他相邻的两条等压线是1032和1030,应该低于低的,所以选低于1030高于1028的1029。
【小题2】甲乙等压线较稀疏,风速小,符合起雾的条件,且甲地阴雨天气,水汽含量大,而丙和丁等压线密集,风速达,不利于大雾天气的形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b,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M、N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
①M为山坡上的洼地 ②N为山坡上的洼地
③M为山坡上的小丘 ④N为山坡上的小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小题2】若b海拔高度为200m,a海拔高度为300m,则M、N处的海拔高度为( )
①200<M<300 ②300<M<400 ③100<N<200 ④200<N<300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小题3】若图中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同为a或同为b,则M、N处的地形可能( )
①同为洼地 ②同为小丘 ③同为缓坡 ④一处为小丘,一处为洼地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因为a>b,根据等值线的递变规律,按递增或递减的顺序变化。所以M为山坡上的小丘,①错,③对。 N为山坡上的洼地,②对,④错。所以C对。
【小题2】若b海拔高度为200m,a海拔高度为300m,根据等高线的递变规律判断, 300<M<400,②对。100<N<200,③对。所以C对。
【小题3】若图中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同为a或同为b,则M、N处的地形变化趋势一致,同为洼地,或同为小丘,所以①、②对,A对。B、C、D错。
考点:等值线图的判读,海拔高度分析,地貌形态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甲、乙、丙、丁四地最可能形成瀑布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下列两地间能够开凿渠道自流引水的是
A.从乙引水到丙
B.从丁引水到乙
C.从戊引水到甲
D.从丁引水到戊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河流流经陡崖时形成瀑布景观。河谷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表现为一组向海拔升高的方向弯曲的等高线。图中乙处符合河谷地形特征,可发育有河流,因此最有可能形成瀑布的是乙地,B正确。
【小题2】由海拔高处向海拔低处引水,可实现自流输水。故D正确。
考点: 瀑布、陡崖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图中A、B、C、D四点海拔高度的比较,一定正确的是
A.HA>HB B.HC>HD C.HB>HA D.HD>HC
【小题2】图中河流的主汛期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小题3】该区域是世界重要的商品小麦产区,产品出口自世界各地,其农业生产导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荒漠化
B.盐碱化
C.石漠化
D.水土流失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形可推知,HA<0m;HB>200m;0m<HC=HD<50m。选项C正确。
【小题2】图示地区在139°E-141°E之间;34°S-35°S之间,属于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该地属地中海式气候,冬季降水较多,河流主汛期应该是冬季。
【小题3】墨累-达令盆地在大分水岭西侧,夏季时降水较少,天气干燥,蒸发旺盛,小麦种植时需大量引用河水灌溉,易造成土地盐碱化。选项B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等高线的判读;墨累-达令盆地气候与农业。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