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4:30:56
1、综合题 【自然灾害与防治】
进入2010年以来,世界各地地震频发。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5时53分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约10千米,震中离海地首都太子港只有15千米。这次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最终可能超过10万人。当地时间2010年2月27日凌晨3时34分,一场里氏8.8级强震撼动了智利中南部以及若干周边国家,震源深度33千米。地震在智利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800人。
(1)分析海地和智利大地震的共同成因。(4分)
(2)海地地震比智利地震震级小,但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大很多,试分析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两地均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4分)
(2)海地地震的震源深度浅;震中接近人口稠密地区;海地经济落后,建筑物抗震能力差;海地长期内乱不断、经济不振,政府几乎没有自救能力,只能苦等外国救援。(任答3点即可,计6分)
本题解析:
(1)根据板块构造理论,板块交界地带易发生火山、地震。海地和智利均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2)地震的烈度受震级、震源深浅、地质条件、建筑物的坚固程度、人口分布及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等因素的影响。海地震级虽小,但由于震源较浅,震中人口密集,经济落后,自救能力差,所以导致损失大。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材料一? 2009年2月7日,图中所示地区南部发生森林火灾,干热的大风使大火迅速蔓延,造成上万人无家可归。
材料二?澳大利亚东北部地区近日遭遇50年来罕见的洪灾,直到2011年1月11日受灾最重的昆士兰州已有多达23个城镇为洪水所困,而且越来越多城镇因被淹没而逐渐“消失”,昆士兰州已形成了一个比德法两国面积总和还大的“内海”。
材料三?从2010年9月23日至今,除山东半岛东北部,全省120多天无有效降雨。省水文局表示,若春节前无有效降水,全省气象干旱概率将达到60年一遇,枣庄、泰安、莱芜、临沂、日照、聊城将达到100年一遇,菏泽、济宁将达到200年一遇。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
(1)此季节图中所示地区南部容易发生森林火灾的原因(2分)
(2)此季节图中北部地区洪水泛滥的原因(2分)
(3)针对山东半岛的旱情,应该采取什么的措施来缓解旱情?(6分)
参考答案:(1)火灾地区为地中海气候,此时炎热干燥(2分)
(2)图中北部地区盛行从海洋来的西北风,位于山脉迎风坡(2分)
(3)提示: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采取措施。(每答一点2分,共6分)
开源:跨流域调水;人工增雨。
节流:增强节水意识;水价调节;减少污染,减少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节水工业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读图分析能力。(1)此季节为南半球的夏季,图示南部地区受地中海气候影响,夏季高温少雨,故容易发生火灾。(2)图示北部地区受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进入南半球,故形成西北季风,且受地形影响,形成地形雨角度分析。(3)干旱的治理措施可从水资源的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分析,开源可采取跨流域调水,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人工降雨等方面分析;节流主要从农业节水、工业减少污染、和生活节水、技术节水等方面分析。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环境的综合分析,具有一定的思维模式,难度较低。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0分)【自然灾害】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冰雹是一种固态降水物,来自对流特别旺盛的对流云中,我国大部分地区降雹时间70%集中在地方时13—19时,以14—16时之间最多。我国冰雹多发区及多发时段见下表。
说出我国降雹的时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参考答案:
特点:一年中冰雹多发于2—9月(春夏季);一天中多发于下午时段。(4分)
原因:地面升温较快;气流上升强烈;水汽充足。(6分)
本题解析:
我国降雹时间,在一年中冰雹多发于2—9月,主要是春夏季,一天中多发于下午时段,主要是14—16时之间。因为这些时段内地面升温较快,气流上升强烈,水汽充足。在气流强烈上升过程中,水汽凝结成冰雹。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下图为2010年我国部分自然灾害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西省容易遭受的自然灾害是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分析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南地区是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多发地区,这与当地的哪些气候特点有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东南一侧自然灾害多,西北一侧自然灾害少
(2)洪灾;雪灾(冰冻灾害)
(3)气候类型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洪涝、暴雨、干旱等灾害频发;国土面积广大,地质条件复杂,滑坡、泥石流频发;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交会处,地震多发;海岸线长,常受台风、风暴潮侵袭。(3点即可)
(4)西南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灾害。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2011年8月29曰我国第11号超强台风“南玛都”在台湾登陆。图12为该台风由台湾东部往西偏北移动示意图。据此完成9 ~ 10题。
小题1:当台风中心正由西海岸中部的乙点附近山海时,甲、乙、丙、丁四处海岸,风暴潮危害最人的是
A.甲处? B.乙处?c.丙处?d.丁处
小题2:该台风8月31日后移动到闽赣交界处减弱为热带低气压,其对安徽长江沿江平原的影响主要有
A.狂风毁坏大量房屋
B.暴雨引发特大洪涝
C.暴雨引发泥石流
D.降水缓解早情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1:D
本题解析: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乙位于台风眼附近,风速较小,海浪小;甲、丙均位于最大暴风半径内,风速较大,但甲处的风向是由陆地吹向海洋,风暴潮小,丙处的风向是由海洋吹向陆地,风暴潮大。
小题1:该台风8月31日后移动到闽赣交界处减弱为热带低气压,气流上升,台风带来的降水可以缓解安徽长江沿江平原一带的旱情。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