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区域可持续发展》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一)

时间:2020-01-08 14:28:3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我国东北与长三角地区粮食生产状况差异明显。
1.表中人均谷物产量最高的省区是2.随着土地生态保护工程的实施,东北地区提高粮食产量的合理途径应该是
A.上海
B.黑龙江
C.吉林
D.浙江
E.垦荒,扩大耕地面积
F.大面积采用大棚技术,提高复种指数
G.增加劳动力,精耕细作
H.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现代化专业化生产水平



2、单选题  下图反映我国某地农业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据此回答1~3题。

1.1961 年以来,该地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 ]
A.弃耕地
B.水稻田
C.园艺业用地
D.鱼塘
2.图示地区最有可能位于
[? ]
A.华北地区
B.长江三角洲
C.成都平原
D.香港郊区
3.从1961年至1991年,该地区弃耕地面积逐年扩大,其原因可能是
[? ]
A.农产品市场萎缩
B.水果及花卉生产利润大
C.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D.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



3、单选题  资源诅咒系数是一个衡量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是第二产业发展)与地区资源优势偏离程度的指标,指数值越大,资源遭受诅咒的程度越高,即资源没有带来相应的财富并带动区域经济高速发展。完成下题。
推测下列省区资源诅咒系数最低的是
A.贵州省
B.上海市
C.内蒙古自治区
D.青海省



4、单选题  该图是“中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1.有关我国产业转移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有2.有关我国产业转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
A.海外产业首先向我国长江三角洲转移
B.目前,制造业开始向长三角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等地区转移
C.海外产业向我国的转移,最初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区域
D.目前,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大量转移至中西部地区
E.造成沿海地区工业产值呈下降趋势
F.促进长三角的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
G.三次产业迁移均能促进珠三角的产业升级
H.对迁出地来说可能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5、综合题  读我国甲.乙两个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在甲图中,写出山脉的名称:A?,B?。(2分)
(2)在甲图中,写出平原的名称:①??,②?。(2分)
(3)从土地利用、农业生产方面比较甲.乙两地,完成下表。(4分)

地区


土壤类型
?
?
耕地类型
?
?
熟?制
?
?
农 作 物
?
?
(4)东北地区最具特色的农产品有(?)(2分)
A.青稞和油菜 ?B.大豆和甜菜?
C.水稻和棉花?D.甘蔗和小麦
(5)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东北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2分)?
A.人均耕地面积广 ?B.交通发达?
C.水热条件好?D.单位面积产量高
(6)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大的限制因素是?(2分)
(7)“东北大米”品质优良,试从气候角度分析东北大米质量好的原因?(4分)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