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4:26:20
1、单选题 一架飞机从甲地(60°N,100°W)起飞,沿最近航线匀速飞行8小时抵达乙地(60°N,80°E)。据此回答问题。1.飞机飞行航线2.这架飞机若以同样的速度,沿60°N纬线飞行,抵达乙地大约需要
A.一直不变
B.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C.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D.先向北后向南
E.8小时
F.12小时
G.16小时
H.20小时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图应用。
1.地球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应是过这两点的地球大圆上被这两点分成的劣弧长,因为甲、乙两点位于相对的两条经线上,因此过这两点的大圆在一个经线圈上,又因为这两点均在北半球,所以过经线圈被它们分得的劣弧要经过北极点。因此最近的走法是先朝北再朝南。
2.从甲地过北极到乙地,飞了纬度60°,所以飞了60×111=6 660(千米),用了8个小时。而在60°N上飞行,飞了180°,路程只有赤道上的一半,相当于走了180×111×0.5=9 990(千米),所用时间为12个小时。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两个不同地区的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图甲中B点位于图乙中A点什么方向?两点的相对高度是多少?(4分)
(2)比较甲、乙两图比例尺的大小,并说明判断依据。(4分)
(3)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甲、乙两图所示区域的地形特征。(4分)
参考答案:
(1)东南方向 700米 (2)甲>乙 依据:两图图幅大致相同,图甲所跨经纬度范围明显小于乙图,说明图甲所示区域比图乙小。
(3)图甲:东部以山地为主,西部以平原为主;地势东高西低。图乙:以台地丘陵为主;中间高且平坦,四周低且较陡。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B点位于A点的东南方向。图中A点海拔高度为200米,B点海拔高度为900米,故两点相对高度为700米。
图幅相等,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图甲所跨的经度范围比乙图小,说明甲图所示区域比乙图大。
甲图东部高,西部低,东部以山地为主,东部以平原为主;图乙地势中间高,四周低,且中间地形平坦,四周比较陡,以台地丘陵为主。
考点:该题考查方向判断,相对高度,比例尺和地形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某区域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该海域位于 半球(南、北),理由是 。
(2)该图为 月份(7月或1月)的分布图,判断理由是 。
(3)此时北印度季风洋流呈 方向流动,上海吹 风。我国大部分河流进入 期。
(4)如果图中黑线表示洋流,请标出其流动方向。(画在答题卷上)
(5)如果图中海域为太平洋,在该洋流北部渔场如发生鱼类的大批死亡,可能的原因 是 。 若以上原因成立,则秘鲁、智利等地可能出现 天气。
参考答案:
(1)南 气温向南递减
(2) 7 同一纬度,南半球冬季海洋温度高于陆地
(3)顺时针 东南 汛
(4) 略
(5) 厄尔尼诺现象 暴雨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温线。
(1)根据图示等温线分布:越往北,温度越高,判断为南半球;
(2)根据“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原理,图示反映同纬度地区,海洋温度较陆地高;判断为当地的冬季,南半球冬季为7月;
(3)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故南亚盛行西南季风,则北印度洋形成顺时针环流,夏季,上海盛行东南风,我国东部地区为雨季,故河流进入汛期。
(4)洋流流向与等温线的凸向一致。
(5)厄尔尼诺现象就是由于南半球中低纬的太平洋东部海域,由于水温异常升高,使该洋流北部渔场发生鱼类的大批死亡。受此暖水影响,使南美洲西岸增温增湿,降水增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该图是一幅虚拟地图。图中a、b、c为等压线,箭头表示P地风向。d、e线为等温线,g、f线为等高线。读图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定正确的判断2.导致等温线d、e呈现东西延伸的主导因素是
A.位于南半球,aB.位于北半球,f>g
C.位于南半球,e
E.纬度因素
F.海陆位置
G.地形(盆地)
H.人类活动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
1.P处风向箭头斜穿等压线,应指向低压,故a>b>c,A错误;图示P风向相对水平气压梯度力来说,左偏,因此位于南半球,BD错误;南半球越往北气温越高,则等温线e<d,C正确。
2.等温线d、e呈现东西延伸,即与纬线平行,反映纬度因素的影响。
考点:本题考查等值线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抓住图示风向与等压线分布的关系,并掌握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是某地实测的海拔(单位:米),读图回答题。
1.该地山脉的大致走向是2.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东西走向
B.南北走向
C.东北—西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E.甲地位于山地陡坡
F.乙地位于山间盆地
G.丙地位于山前平原
H.丁地位于鞍部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该地山脉的大致走向是南北走向。把图中数值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即为等高线,如下图所示,图中蓝色线段走向即为山脉走向,由指向标可知,图中山脉走向为南北走向。
2.由上图可知:乙地位于山地缓坡地段,不是山间盆地。甲地等高线较稠密,位于山地陡坡;丙地位于山前平原;丁地位于鞍部。
考点:本题间接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各地的海拔高度把等高线地形图画出来,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答题,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