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4:25:58
1、综合题 环境问题
读“2011年全国降水pH年均值分布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要求。(lO分)
(1)归纳我国2011年酸雨的空间分布特点。(4分)
(2)分析上图中P地区酸雨危害比较严重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①分布不均衡,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东南多西北少;(2分)②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2分)(或我国南方地区;或主要包括浙江、江西、福建、湖南、重庆的大部分地区,以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湖北西部、四川东南部、广西北部地区。或最为严重的是华中、华南、华东地区。)(每点2分,共4分)
(2)①该地区有色金属冶金工业发达,酸性气体排放较多;②该地气候湿润,降水较多;③该地区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工业主要集中在丘陵间的谷地或盆地地势较低,酸性气体不易扩散。(每点2分,共6分)
本题解析:
(1)此题为描述面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注意从①面状地理事物的位置和范围;②集中分布地区;③延伸方向;④极值位置等四个方面来阐述。图中很容易看到酸雨集中在长江流域以南的南方地区,总体分布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分布不均。
(2)首先进行定位:位于四川盆地。其次考虑酸雨的成因:酸性气体的来源和数量;降水的多少。四川盆地地势较低,如果有酸性气体产生,受地形影响,不易扩散。四川盆地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形成酸雨的机会较多。四川盆地位于我国西南,受资源分布和国家政策影响,当地有色金属冶炼发达,在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酸性气体。综合以上原因故危害较严重。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人工合成的DDT被试验证明具有卓越的杀虫特性,但是大规模使用几十年后,才发现它进入了食物链的各个环节,损害了一些动物和人类的健康。这一问题说明了环境问题的什么特点(?)
A.危害的不可预见性
B.人类破坏活动的广泛性
C.规模的全球性
D.过程的不可逆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人工合成的DDT在大规模使用的几十年中人类只知道它在杀虫方面的特性,却没有预见到它对环境方面产生的危害,故本案例反映的是环境问题具有危害的不可预见性。
点评:本题难度低,知识性试题,掌握环境问题的基本特点,并能结合材料具体分析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反映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现代型”国家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首先把图读懂,根据出生率、死亡率估算自然增长率,然后判断四个国家的人口再生产类型:①国出生率高(4%),死亡率也高(1.8%),属“传统型”;②国出生率较高(2.3%),死亡率低(0.4%),属“过渡型”;③国出生率很低(1.2%),死亡率低(1.1%)(原因是出生率低,导致人口老龄化,死亡率相对提高),属“现代型”;④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均高达4%以上,属“原始型”。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海洋灾害除了赤潮现象,还有____、_____等自然灾害。〈2分)
(2)2010年我国赤潮发生次数最多、累计面积最大的月份是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3分)
(3)与往年平均值相比,2010年各月份赤潮发生次数和累计面积普遍罗__(高或低)。其主要原因是______。(2分)
(4)简析赤潮发生的人为原因? (3分)
参考答案:(1)风暴潮、海啸、巨浪、海冰(任2点给2分)
(2)5月(1分) 日照量大 水温高(2分)
〈3〉低(1分) 环境治理力度加大(1分)
(4)大量生产、生活污水入海;沿海海水养殖业发达,饵料污水增多;人类活动致使全球气候 变暖加剧;沿海航运发展;外来有害赤潮种类引入。(任3点给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图中箭头1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箭头2表示人类通过消费活动将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去。据此回答题。
1.图中M代表
A.物质和能量? B.废弃物? C.人类社会? D.环境
2.可以用图中箭头1表示的是
A.滑坡、泥石流? B.地震、海啸? C.台风、寒潮? D.森林资源、矿产资源
3.关于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要有箭头2存在,就一定会产生环境问题
B.人类会影响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不可能影响到人类
C.如果箭头1、箭头2表示的人类活动力度较大,都可能产生环境问题
D.由图可知,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的,无法使其协调
参考答案:
1.C
2. D
3.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