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4:23:31
1、单选题 图为“某农业生产活动场景图”,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以图示农业生产活动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混合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稻作农业
小题2: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
A.专业化程度高
B.商品率高
C.单位面积产量高
D.机械化水平高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小题1:图示反映主要靠人工完成的水稻种植业插秧环节,故选D项。
小题2:该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人口稠密地区,主要依靠人力劳作,故单产高,但商品率低,故选C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我国某种农作物栽培区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此种农作物指的是
A.苹果
B.雪梨
C.甘蔗
D.油菜
小题2:①地区栽培条件优于同纬度②地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A.降水充沛
B.热量丰富
C.土壤肥沃
D.地形平坦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据图分析,此种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苹果和雪梨主要为暖温带水果,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甘蔗主要种植于我国南方地区。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①地区为四川盆地。①和②纬度相当,但四川盆地北部受秦岭阻隔,北方冷空气影响较小,而②地区冬季经常受来自于北方的冷空气影响,温度较低。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不同阶段农作物播种面积和市场变化情况,分析导致该地农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生活习惯
B.气候变化
C.国家政策
D.市场需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我国某地不同阶段农作物播种面积和市场变化情况,可知该地农业结构逐步向国内和国际市场发展,粮食作物比重下降,经济作物比重上升,所以可知导致致该地农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市场需求。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我国糖料作物的“南蔗北菜”的分布,体现了农业生产的(?)
A.地域性
B.季节性
C.周期性
D.连续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农业生产的特点有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甘蔗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的广东、广西、云南、四川、台湾、海南;甜菜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辽宁、内蒙古。糖料作物的分布体现了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特点。正确答案选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农业生产的特点。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图1为“我国华北某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等高线单位:m)。图2为该地区“生态农业园区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分)
(1)利用等高线数值,说出旱地和林地的空间分布,??这反映了人类在利用自然发展生产时,必须遵循 ?原则。
(2)该地区林地面积广,其环境效益主要是?。
(3)为了更好地促进该地区生态农业建设,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图2,说明该地区种植业结构该做如何调整:?,理由是?。
(4)简述该地生态农业园区建设对当地的积极意义。?
参考答案:(1)海拔50-100米之间为旱地,海拔100米以上为林地 (2分)因地制宜(1分)?
(2)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2分)
(3)减少水稻的种植面积(规模),增加小麦、玉米种植面积(规模)(2分)?
理由:灌溉水源不足;生态农业园区主要原料为小麦、玉米,有利于促进生态农业发展(2分)
(4)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三点中任答两点得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资料综合分析能力。(1)直接从图示分析即可。旱地分布海拔较低地区,而林地分布于海拔较高地区,反映因地制宜的农业生产原则。(2)该地区位于我国华北地区,故林地的主要环境功能从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方面分析。(3)由于该地区水源不足,故主要从节约用水和保护环境方面分析种植业的调整,故需水量大的水稻种植面积缩小,而增加旱地面积。(4)生态农业园区建设主要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增加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提取图示信息,调用课本相关知识分析,难度一般。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