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4:13:06
1、单选题 该图为四幅农业景观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形成四个地区农业生产方式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水源
小题2:下列关于四个地区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农业生产过程精耕细作,农产品的商品率较低
B.乙农业与市场联系密切,多分布在城市周边地区
C.丙农业多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生产规模较小
D.丁农业生产活动分散,对自然环境不会产生影响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甲为我国北方的旱地种植业;乙为美国中部的商品谷物农业;丙为东南亚的热带种植园农业;丁为我国西北地区的畜牧业,图中反映的四地农业生产方式不同,主要是气温的差异以及降水的差异导致的,即气候是造成它们之间差异的主要因素。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我国东部地区的种植业都属于自给农业,A正确;乙主要分布于美国中央大平原,地广人稀的区域,B错误;丙为热带种植园农业,生产规模大,C错误;丙农业生产粗放,由于过度放牧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D错误。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掌握世界主要农业生产区的自然环境和生产特征,注意调用课本相关内容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近年来,青海省某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通过扩大种植面积,提高技术,使马铃薯种植成为农业增收的主要来源。完成题。
该地的马铃薯种植业属于? ( )
A.河谷农业
B.灌溉农业
C.绿洲农业
D.立体农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热量不足,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水热条件相对较好的湟水谷地。考点:
点评:本题考查青藏高原发展农业生产的区位优势,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掌握青藏高原地区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据题干信息可知:本地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所生产的马铃薯主要是用来向外地销售,所以马铃薯种植业属于商品农业,故选A。学生还需明确青海省虽然热量不足,但光照条件好,昼夜温差大,利于淀粉的积累,且温度低,农作物的病虫害少。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下图,阴影部分为四个农业区。完成1—2题。
1.甲、乙、丙、丁的主要经济作物依次是
[?]
A.茶叶、咖啡、棉花、橡胶
B.甘蔗、棉花、柑橘、葡萄
C.棉花、黄麻、香蕉、可可
D.花生、大豆、茶叶、棉花?
2.四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均属于
[?]
A.自给型农业
B.混合型农业
C.热带种植园农业
D.集约型农业
参考答案:1.B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三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与图示资料相符合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甲——美国商品谷物农业
B.乙——澳大利亚混合农业
C.丙——亚洲季风水田农业
D.甲——城郊乳畜业
小题2:下列属于甲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优势条件的是(? )
A.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B.地广人稀,土地面积广阔
C.常年高温少雨的气候
D.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甲图中商品率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和城郊乳畜业都是商品率高的地域类型,AD错误。丙图商品率高,且以畜牧业为主,显然不是亚洲季风水田农业。B图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且商品率高,符合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特点。?
小题2:甲图以种植业为主,商品率低,投入劳动力多,应为亚洲季风水田农业。亚洲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是发展季风水田农业的主要优势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为拉丁美洲某一农场的景观图。请回答问题
小题1:使得本地土地利用呈现图示型态的主要因素是(?)
A.曾经是欧洲殖民地
B.原住民的传统耕作习惯
C.为了促进观光业
D.根据配合宗教的需求
小题2:这种农业活动的特征是?(?)
①单位劳动力产量低
②资金密集
③农场规模大
④种植单一粮食作物
⑤易遭受生产过剩的风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农业生产。
小题1:此农场以教堂为中心说明受宗教文化的影响比较大。
小题2:图示反映的是热带种植园农业,故①④错误。故选D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