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大全《水的运动》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20-01-08 14:06:5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每空1分,共10分)

(1)写出字母代表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
C             F              H             G           
(2)通过      (甲、乙、丙)的水循环运动,陆地上的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株洲市湘江河水的蒸发主要参与了            水循环;城市地下排水通道属于水循环的       哪个环节。
(3)目前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水循环的个别环节。怎么施加影响?举三例。如:
地表径流:                      
降   水:                      
蒸   发:                      


参考答案:
(1)水汽输送 下渗 蒸发或植物蒸腾 地下径流
(2)乙 乙(或海陆间水循环)  G或地下径流
(3)跨流域调水、建水库 人工降雨 植树种草或砍伐森林破坏草地


本题解析:
(1)根据水循环的原理,结合此图不难看出图中C、F、H、G分别表示水汽输送、下渗、蒸发(或植物蒸腾)、地下径流。
(2)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陆地水循环、海陆间水循环和海洋水循环,其中能使陆地水体更新的是海陆间水循环;流经株洲的湘江经长江注入海洋,参与海陆间水循环;地下排水通道属于地下径流环节。
(3)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较大,其中地表径流最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如跨流域调水、修水库等;人工降雨是人类活动对降雨环节产生影响的一种方式;植树造林、森林破坏、地面硬化等均影响下渗环节。
考点:顺循环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面2题。

小题1: 若图中陆地为亚欧大陆,图中水循环类型和最活跃的季节是
A.海陆循环冬春季节? B.海陆循环夏秋季节
C 内陆循环冬春季节? D.海上循环夏秋季节
小题2:若图中F代表板块的边界,它的类型是?
A.造山带
B.消亡边界
C.海岭
D.断层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图中为海陆间水循环。图中海洋水汽大量输送到陆地,为夏秋季节。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根据图示F处为海岭,处于板块的生长边界。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生产活动的水足迹是指支持一个国家(地区)在其本地进行产品生产与服务供给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淡水资源量。绿水足迹指产品(主要指农作物)生产过程中蒸腾的雨水资源量,对农作物而言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雨水被蒸腾的量。蓝水足迹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地表与地下水的总量。灰水足迹指以现有水环境水质标准为基准,消纳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所需要的淡水量。读我国部分省、市、自治区生产活动水足迹组成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灰水足迹衡量的是生产活动排放的污染物对水环境造成的影响。下列地区中,生产活动对水环境的污染最严重的是(?)
A.北京
B.山西
C.江苏
D.海南
小题2:导致新疆和海南绿水足迹差异显著的原因可能是(?)
①新疆的年降水量小于海南 ?②海南的年平均气温高于新疆 ?
③海南的耕地面积大于新疆 ?④新疆的农作物以耗水量大的品种为主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灰水足迹指以现有水环境水质标准为基准,消纳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所需要的淡水量,灰水足迹比重越大说明污染越大,从图中可见,北京比重大,污染重,A对。
小题2:绿水足迹指产品(主要指农作物)生产过程中蒸腾的雨水资源量,对农作物而言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雨水被蒸腾的量。影响蒸腾的因素有:光(光促进气孔的开启,蒸腾增加)、 水分状况(足够的水分有利于气孔开放,过多的水分反而使气孔关闭)、温度(气孔开度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温度过高失水增大也可使气孔关闭)、风(微风有利于蒸腾,强风蒸腾降低)、CO2 浓度( CO2 浓度低促使气孔张开,蒸腾增强)。从图中可见绿水足迹海南远大于新疆,说明海南农业生产过程中蒸腾的雨水资源量远大于新疆,主要是因为海南年降水量大、气温高,①②对。海南面积远小于新疆,耕地海南也比新疆小,③错;新疆主要发展绿洲农业,不可能发展耗水量大的品种,④错。选A。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箭头表示该地常年盛行风向。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H湖泊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对河流m段具有削峰补枯的作用
B.湖泊面积大小与流域的洪涝灾害频率呈正相关
C.上游地区的植被条件影响湖床的高低
D.湖水主要通过陆地内循环得到更新
【小题2】关于图中信息判断正确的是(    )
A.m河段流量季节分配比n河段均匀
B.典型植被为落叶阔叶林
C.R地年降水量比Q地少
D.河流主要补给类型为高山冰雪融水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由于箭头表示该地常年盛行风,据此判断该地盛行风向为东南风,因而容易把湿润的空气带到陆地上,形成降水,因而河流主要是靠大气降水补给,参与到海陆间大循环,所以D错误;图示湖泊对河流水量具有调节作用,能够有效地限制洪水的出现,因而湖泊面积的大小与流域的洪涝灾害频率成负数关,B项错误;上游地区的植被覆盖率直接影响到水土流失的形成,因而控制着河流泥沙含量,进而影响湖床的沉积,决定胡床的高低,C项正确。
【小题2】N河靠湖泊补给,m主要是雨水补给,n河段流量季节分配比m河段均匀;虽然该地受季风影响,但该地的纬度位置不确定,不能确定具体的植被类型;R地位于迎风坡,降水量比Q地多;河流主要补给类型为降水补给。
考点:水循环;河流补给类型。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长江素有“黄金水道”之称,在长江两岸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逆水行船,船靠岸边走;顺水行船,船在中央行”。下图为河流剖面等流速分布图,据此回答8~9题。
?
小题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河底和河岸附近的流速最大
B.水面流速在岸边最小,向着最大水深方向增加
C.流速从河底向水面减小
D.水面流速在岸边最大,向着最大水深方向递减
小题2:若该剖面图位于长江口附近,M为北岸,河口中一岛屿将长江口分①、②两河汊,则
A.河口中的岛屿最终将与N岸相连
B.M沿岸筑港条件较好
C.N沿岸建设海滨游乐场的条件较好
D.①和②两河汊相比,②河汊的河水流量较大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资料分析运用能力(河流)。第8题,根据“逆水行船,船靠岸边走;顺水行船,船在中央行”判断岸边水流流速较慢,江心水流较快;故推理图中流速a>b>c>d;
小题2:第9题,由于长江自西向东流,在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向右偏的作用,故水流向右偏即向南岸偏,故M北岸则泥沙淤积严重,N为南岸流水侵蚀较大,故水深,河流流量较大。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