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答题技巧《环境与环境问题》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十)

时间:2020-01-08 14:03:1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10分)【地理——环境保护】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A为我国华北某区域简图,?图B为甲、乙两水文站实测化学耗氧量COD (mg/L)水质状况曲线图。?(注:COD的数值越大,则水体污染越严重)。

说出甲、乙两处河流水质的差异并解释原因。(10分)


参考答案:
甲处水质优于乙处水质(2分)
甲处位于河流上游支流,人口、城镇少,污染物排放少;(2分)
甲处位于河流上游,流速较快,河流自净能力较强。(2分)
乙处位于河流下游,人口城镇多,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污染物排放多;(2分)?
乙处位于河流下游,流速较缓,河流自净能力较弱。(2分)


本题解析:
根据材料,COD的数值越大,则水体污染越严重。读图B,可以看到甲地的COD数值小,乙地的COD数值大,所以甲处水质优于乙处水质。
读图A分析,甲处位于河流上游支流,人口、城镇少,污染物排放少。河流上游,流速较快,水体更新快,河流自净能力较强。乙处位于河流下游,沿岸人口城镇多,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污染物排放多。河流下游,流速较缓,水体更新慢,河流自净能力较弱。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红碱淖位于陕西神木县西北,系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和陕北最重要的产鱼基地,素有“大漠明珠”之称,近几年来,红碱淖的水位以每年20~30厘米的速度下降,水域面积从1996年的67平方千米缩小到现在的41.8平方千米,水质也不断恶化,pH由7.4~7.8上升到9.0~9.42。这远远超出了鱼类生存的极限。
读“红碱淖湖区域图”,分析红碱淖湖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河流上游修建大坝拦水,使进入湖泊的水量减少;过度开采矿产和抽取地下水,使得地下水的水位下降;工业向湖泊及河流中排放大量污水,导致水质变坏;牧民在湖泊周边过度放牧,导致土地退化。


本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湖泊湿地问题。湖泊湿地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应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关于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只要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就会产生环境问题
B、是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而导致的
C、都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自然原因不可能引发环境问题
D、是人类对环境的过度开发利用超出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与资源的再生能力引起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反映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现代型”国家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首先把图读懂,根据出生率、死亡率估算自然增长率,然后判断四个国家的人口再生产类型:①国出生率高(4%),死亡率也高(1.8%),属“传统型”;②国出生率较高(2.3%),死亡率低(0.4%),属“过渡型”;③国出生率很低(1.2%),死亡率低(1.1%)(原因是出生率低,导致人口老龄化,死亡率相对提高),属“现代型”;④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均高达4%以上,属“原始型”。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秋分日,某记者乘坐的直升飞机在晚霞中降落在甲岛,记者了解到岛屿附近海域的渔场,在1534年发现时,曾被称为“踩着鳕鱼鱼群的脊背就可以走上岸”。经历几个世纪后,如今该渔场的鳕鱼资源已基本枯竭。据此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导致甲岛附近渔场已基本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A.北上的暖流增温
B.长年的大量捕捞
C.污染河水的注入
D.南下的寒流减弱
小题2:当记者乘坐的飞机降落时刻,有可能朝霞满天的地方是
A.中国的舟山群岛
B.日本的北海道
C.新西兰的南岛
D.美国的夏威夷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9.根据题干材料“经历几个世纪后,如今该渔场的鳕鱼资源已基本枯竭”可知,过度捕捞是导致甲岛附近渔场已基本消失的主要原因。
10.秋分日记者在晚霞中降落甲岛,因此此时甲岛地方时为18:00,根据图中经纬度坐标可知,甲地大致位于60°W;此时朝霞满天地方的地方时为6:00左右,我国的舟山群岛经度大致在120°E附近,此时的地方时为6:00,正值朝霞满天,故答案选A。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