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4:02:34
1、单选题 下列国外名景与所在大洲对应正确的是( )
A.特洛伊考古遗址——欧洲
B.阿波罗神庙——非洲
C.加拉帕戈斯群岛——美洲
D.吴哥窟——大洋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著名的旅游景点。特洛伊考古遗址位于亚洲,阿波罗神庙位于欧洲,吴哥窟位于亚洲柬埔寨。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左图为某景点“游客时间分布图”,右图为该景点“游客来源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12分)
小题1:该景点旅游旺季为______,淡季为____(填图中的数字代码)。
小题2:2008年我国调整“五一”假期,新增“清明”、“端午”两假日,休假制度调整对该景点游客数量的年内分布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小题3:该景点客源地的分布特点是?分析原因?
小题4:2006年该公园实行了首个免费开放日,有关调查数据如表:
| 公园面积 ×104米2 | 餐厅面积 米2 | 厕所蹲位 (个) | 设计日容量(万人) | 高峰时段人数(万人) | 日总人数 (万人) |
| 125 | 3000 | 100 | 5 | 10 | 20 |
参考答案:
小题1:贰(1分) 壹?叁?(2分)
小题2:分流客流高峰(1分)?增加新的客流高峰(1分)
小题3:特点:距离北京越近,游客越多;或距离北京越远,游客越少(1分)?原因:距离北京越近,旅游成本越低(1分)
小题4:12.5?(1分)? 1000(1分)
小题5:不盲从,遵守秩序(1分)增加免费开放次数(1分)加强宣传引导(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表“游客时间分布图”显示:该景点旅游旺季为贰,淡季为壹、叁。
小题2:2008年我国调整“五一”假期,新增“清明”、“端午”两假日,休假制度调整对该景点游客数量的年内分布可能带来的影响是分流客流高峰、增加新的客流高峰。
小题3:根据“游客来源分布图”分析:该景点客源地的分布特点是距离北京越近,游客越多;或距离北京越远,游客越少。原因距离北京越近,旅游成本越低。
小题4:根据表格数据计算该日该景区游客人均面积为12.5米2/人,每厕所蹲位的服务人数为1000人/个。
小题5:改进措施:从游客的角度:不盲从,遵守秩序。从景区管理的角度:增加免费开放次数。从政府的角度:加强宣传引导
点评:
旅
游
资
源
开
发
条
件
评
价
区位条件和可进入性
包括旅游资源所在区域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及其与周边区域旅游资源的关系等。优越的地理位置可增强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旅游交通条件决定了旅游区的可进入性和旅游资源开发的难易程度;与周边区域旅游资源的关系决定了旅游区之间是优势互补、联动发展,还是互为替代、竞争发展。
客源市场条件
客源市场状况直接关系到旅游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在时间方面,分析旅游资源的季节性变化及可能形成的旅游淡旺季;在空间方面,分析旅游资源所能吸引的客源范围、客源层次和最大辐射半径,以及旅游者的消费能力与特点等。
区域环境背景
旅游地的地质、地貌、气候等自然环境背景,直接决定了旅游资源的质量,并对旅游资源开发有重要的影响
经济背景
指旅游资源所在区域的经济状况。旅游资源所在地的社会经济越发达、开发能力越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越大
旅游容量
指在保证旅游环境和旅游活动质量的前提下,旅游区(点)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所能容纳的旅游者的最大数量。它包括生态环境容量、旅游资源容量、旅游经济容量、旅游心理容量、旅游社会容量等内容。若旅游容量较小,游人过度密集,就会引发许多环境、经济问题和社会矛盾,影响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该图为某游客在黄山拍摄的“猴子观海”景观照片,读下图回答23~24题。
小题1:该游客所选择的拍摄时机和位置可能是?
A.连日阴雨、近观
B.日落黄昏、身临其境
C.雨过天晴、特定角度
D.雪后初霁、远眺
小题2:图中的山地景观属于
A.喀斯特地貌景观
B.黄土地貌景观
C.火山地貌景观
D.花岗岩地貌景观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旅游观赏的时机。“猴子观海”,海黄山云海,所以应选择适合的角度和晴朗的天气。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黄山山地景观属于花岗岩地貌景观。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旅游地理】(10分)
桂林市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旅游城市之一。图一二反映了30年来桂林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状况。读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桂林市旅游资源开发的定位变化
| ? | 原定位 | 现定位 |
| 代表景点 | 三山两洞一条江 | 两江四湖、印象刘三姐、漓江、乐满地主题公园 |
| 游览形式 | 观光 | 观光、休闲、度假、探险、体验、修学、科考等 |
| 宣传口号 | 桂林山水甲天下 | 山水文化体验之都 |
参考答案:
(1)游客人数持续上升,旅游经济效益平稳上升,开发的高品质旅游景点越来越多(6分)
(2)(4分)
审美价值:“两江四湖”等景点丰富,丰富了审美内容,增加了审美情趣
科学价值:“漓江上水”等喀斯特地貌景观的保留以及科考等活动内容体现了科普价值
文化价值:“印象刘三姐”等旅游项目挖掘地域文化内涵,弘扬地域文化
经济价值:旅游项目、形式增多,旅游滞留时间延长,经济收入增多
本题解析:
(1)从图中一二中桂林旅游业30年来的游客数量、经济效益和高品质旅游景点等方面去分析桂林旅游业所取得的成绩。
(2)结合表格中桂林市旅游资源开发的定位变化,联系旅游资源的价值去评价。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阅读材料,分析庐山的旅游资源价值。
庐山,又名匡山或匡庐,在江西九江市南,飞峙长江边,紧傍鄱阳湖。庐山为地垒式断块山,多险绝胜景,庐山瀑布更是名传天下。其中仙人洞石松横空,五老峰山 姿奇特,龙首崖苍龙昂首,含鄱口势吞鄱湖,大天池霞落云飞,白鹿洞四山回合,玉渊潭惊波奔流,秀峰碑刻如林,温泉设备齐全,四季风景如画。山上有三大名 寺、五大丛林。历代诗人墨客慕名前来,赋诗填词,山上的历代名家书法、碑刻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庐山位于亚热带,山中植物种类丰富,在海拔1 200米的高山上建有高山植物园,园中云集国内外3 400多种植物。
参考答案:庐山景区具有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本题解析:庐山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具有多种价值:庐山的风光、书法、古代建筑、奇花异草等体现出它的美学价值;亚热带植物、第四纪冰川遗迹、地垒式断块山体现出它的科学价值;寺庙、书法、碑林、诗词等体现了它的历史文化价值;大量游客到此观光避暑,游客如潮,体现了它的经济价值。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