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答题技巧《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20-01-08 14:01:5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图为“三江平原水循环简图”。读图回答下题。
1.图中缺少的水循环环节是2.图示区域由“北大荒”变为“北大仓”,受人类活动显著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有3.与黄河下游相比,松花江突出的水文特征是
A.降水
B.地下径流
C.蒸发
D.水汽输送
E.①②④
F.②③⑤
G.①③④
H.②④⑤
I.水位季节变化大
G.结冰期长
含沙量大
有凌汛


参考答案:1. D
2. C
3.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图示可知①为蒸发②为降水③地表径流④下渗⑤地下径流,缺少水汽输送,选D正确。
2.由“北大荒”变为“北大仓”,人类活动主要是排干湿地的水,减少了蒸发和下渗,也阻断湿地对河流径的调节。选C正确。
3.黄河下游是地上河,由低纬流向高纬有凌汛现象,且河流含沙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大;松花江位于东北地区,周边环境植被覆盖率较高,含沙量少,但是纬度高结冰期长。选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水循环。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在人类面临的各种资源危机中,淡水危机是其中之一。据预测,到2025年,全世界2/3的人口将生活在缺水状态中。据此回答题。1.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2.目前世界普遍感到用水紧张的原因是?
①环境污染严重,水质下降?②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大,江河径流量下降
③人口急剧增长,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增长过快?④世界上的水资源总量不足?⑤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A.河流水和湖泊水
B.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
C.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
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E.①②④
F.②③⑤
G.①③⑤
H.①③④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2.目前世界普遍感到用水紧张的原因是①环境污染严重,水质下降、③人口急剧增长,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增长过快、⑤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考点:本题考查水资源的利用及世界水荒的原因。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常规知识的考查,造成世界水资源紧张的原因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分析,如针对我国而言:
1、水资源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南方多,北方少;
2、水资源在时间上分布不均匀,夏季多,冬季少;
3、我国人口众多,发展速度又很快,对水资源需求量大;
4、水污染、水浪费的现象严重。。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就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
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
C.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
D.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晴天晚上由于云少,故大气逆辐射弱,保温效应差,故降温快,而容易出现露或霜冻等现象。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原理。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利用大气的热力作用的基本原理,判断不同天气状况下的气温变化,进而解释一些天气现象的形成。


本题难度:困难



4、综合题  读“世界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板块名称:E__________板块,F__________板块。
(2)喜马拉雅山脉是图中的_____板块和_____板块(填字母)相互__________(运动方式)形成的,红
? 海是图中的_____板块和_____板块(填字母)相互__________(运动方式)形成的。
(3)在AD板块相互碰撞的地带,常常形成(多选)
? A、高大的山脉
? B、巨大的高原
? C、深邃的海沟
? D、岛弧


参考答案:(1)美洲;南极洲
(2)A;C;挤压碰撞;B;C;分离
(3)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图,回答题。
1.图中所示山岭的形成是2.以下地形区中,是由该图所示地质作用形成的是
A.背斜形成的山岭
B.向斜形成的山岭
C.岩浆喷发形成的山岭
D.断层形成的山岭
E.庐山 
F.喜马拉雅山
G.阿尔卑斯山
H.唐古拉山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及对地形的影响。
1.图示表示地垒形成块状山,D项正确。
2.庐山为地垒构造而形成。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