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4:01:50
1、单选题 下图是2013年5月15日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1.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状况及其成因的描述,可信的有
①甲地阴雨,受冷锋影响?②乙地降雨,受暖锋影响
③丙地晴朗,受反气旋影响?④丁地强风,受上升气流影响2.关于图示区域描述正确的是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E.甲地植被为温带草原
F.乙地半岛西侧多峡湾地貌
G.丙地为温带季风气候
H.丁地河流有夏汛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中等压线分布特点在甲、乙附近画出低压槽线(锋面),可判断甲在冷锋后,阴雨天气;乙在暖锋后,为晴朗天气;丙地为高压中心,受反气旋控制,晴朗天气;丁地受高压控制,为下沉气流。选项C正确。
2.甲地在英国南部植被应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乙地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多冰川侵蚀形成的峡湾地貌;丙地亚欧大陆内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丁地在地中海气候区河流有冬汛。选项B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等压线图的综合判读;欧洲各地气候。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自然灾害会给工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要深入开展对自然灾害的研究,有效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源于西太平洋洋面的台风,当中心移入南海,位于(20°N,118°E)时,广东沿海地区主要吹
A.偏北风
B.西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台风属于低压中心、气旋,位于台风中心的不同部位,各地的风向是不同的。如图11-11所示,
广东沿海的A点位于该台风中心的西北部地区,虚线箭头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实线箭头表示受到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作用后的实际风向为偏北风。由于位置不同,风向可能为东北风、西北风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2009年11月21日,黑龙江省鹤岗市新兴煤矿发生特大矿难,共造成108名矿工死亡。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下图),完成1~2题。 
1、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 ]
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B、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
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2、下列有关图示地质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处为向斜成山
B、乙处为背斜成谷
C、丙处为地垒成山
D、丁处为地堑成谷
参考答案:1、A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据下图所示信息,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板块的名称分别是
[? ]
A、美洲板块、非洲板块
B、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D、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
2、图中③示意的是
[? ]
A、大西洋海岭
B、红海
C、太平洋海岭
D、印度洋海岭
参考答案:1、A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2013年10月22日、23日,鹤岗市经历了严重的雾霾天气。大气能见度很低,对鹤岗市交通产生很大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1.雾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2.深秋初冬时节也是该地大雾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3.浓雾天气能见度不是很好,但是红绿色的交通信号灯却是很醒目。运用地理原理分析大雾期间红、绿色光仍然很醒目的原因
A.雾霾浓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
B.雾霾削弱了地面辐射
C.雾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D.雾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E.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F.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G.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H.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
I.红、绿色光不容易被散射
G.红、绿色光最容易被散射
红、绿色光不容易被遮挡
红、绿色光不容易被吸收
参考答案:1. C
2. D
3. A
本题解析:试题解析:
1.雾霾天气,空气中含大量的尘埃和颗粒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使得太阳光不断被反射,地面得到的太阳光少。
2.大雾主要发生在晴天,由于云层少,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地面降温快,水汽易凝结。同时晴天,大气削弱作用弱白天温度高(晴天温差大),气流上升运动强烈,有利扬尘产生。
3.可见光中波的排序(按波长的长到短):红、橙、黄、绿、青、蓝、紫。根据瑞利定律,波长越长,越不易被散射。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