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八)

时间:2020-01-08 14:00:0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某地1970年和2006年地理简图”,回答下题。
1.到2006年,B地没有形成城市的原因可能是:
①水资源桔竭 ②没有铁路通过 ③内河运输地位下降 ④周边地区资源优势比该地区明显2.与图中F城兴起的区位条件相似的城市是:
①英国阿伯丁?②美国休斯敦?③中国东营?④中国重庆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E.①②③
F.①②④
G.①③④
H.②③④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1.与1970年比较,到2006年,B地没有形成城市的原因可能是没有铁路通过、内河运输地位下降、周边地区资源优势比该地区明显。正确答案选C。
2.F城位于石油产地附近,与图中F城兴起的区位条件相似的城市是英国阿伯丁、美国休斯敦、中国东营。正确答案选C。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读“某特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各类土地的付地租能力与该地区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题。
1.在城市规划时,运用的地理新技术手段是2.图中b1、b2功能区相同,但级别不同,在b2地区发展该功能区的原因是
A.RS,GPS
B.GPS,GIS
C.GIS,RS
D.RS,GPRS
E.位于城市工业区附近,工人上下班较方便
F.位于农耕区附近,乳肉蛋食品丰富
G.靠近景点和林地,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H.位于背风坡地区,空气湿度小,日照多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RS的主要功能是监测地表事物;GPS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故在城市规划时,获取基本信息一般通过RS技术,而对信息的分析、处理和表达等则采用GIS技术。
2.结合b1、b2功能区相同的特征,b1位于市中心的周边,而b2远离市区,且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且地租较周边地区高,故判断为两地都为住宅区,b2为高级住宅区,靠近景点和林地,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城市规划和地理信息技术。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在复习中应对比分析三种地理信息技术的功能,能区别三种地理信息技术的不同应用。理解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各类土地的付地租能力高低的原因。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1.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处于2.阶段Ⅱ中,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①交通不便 ?②地价上涨 ?③污染严重 ?④远离商业中心
A.初期阶段
B.郊区城市化
C.逆城市化
D.再城市化
E.①
F.②③
G.①②③
H.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从图中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看,阶段Ⅰ城市化进程正处于初期阶段。
2.阶段Ⅱ中,城市不断发展,出现了城市化问题,如地价高、污染严重等,使一些城市中心人口不断向郊区迁移。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城市化的基本发展过程、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基本特征和逆城市化的原因等相关内容,注意读图比较分析。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1.从表中数据看出,1970-1992年期间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国家是2.据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埃塞俄比亚城市化水平低下的社会经济原因分析不妥当的是
A.埃塞俄比亚
B.韩国
C.英国
D.日本
E.农业现代化水平低,农产品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少
F.农村人口增长过快
G.第二、三产业落后
H.保护生态环境,限制了城市化发展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1.城市化水平主要看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但是发展速度慢,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速度快,其中韩国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经济发展水平低,农业人口增加快,非农产业落后。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为某城市制造业与服务业密度分布图。
1.与2005年相比,2009年该城市
①郊区的制造业与服务业进一步发展?
②市区的服务业进一步集聚
③郊区的服务业向市中心迁移 ?
④市区的制造业向郊区迁移2.影响图中各曲线形态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E.劳动力
F.技术
G.地价
H.环境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从图中看与2005年相比市区服务业的产业密度有明显提高,说明市区的服务业进一步集聚;从图中看与2005年相比,2009年制造业在向外缘移动,主要分布在近郊区,说明市区的制造业向郊区迁移;郊区因为制造业的发展,非农业人口增加,服务业也有所发展,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2. 图中曲线的变化是服务业向市区集中,制造业向郊区转移,这主要因为市中心地价高,服务业付租能力强,市中心人流量大,服务业分布在市中心经济效益好。而郊区地价高,制造业的付租能力低,向郊区转移可减少其生产成本,因此图中各曲线形态变化的主导因素是地价。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的空间结构等知识。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