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20-01-08 13:57:3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旅游地理】
近年来,中国赴外游客数量急剧增长。2012年春节期间赴欧洲的中国游客在奢侈品上共花费72亿美元,占春节期间整个欧洲奢侈品销售总额的62%。欧洲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世界上最活跃的旅游地区之一,按自然旅游风光大致可分为三大旅游区,即北欧、中欧和南欧旅游区。读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北欧旅游区的自然旅游资源。(4分)
(2)分析南欧地区成为中国游客主要目的地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北欧旅游区地处高纬度地区,极昼、极夜和极光现象;幽静的峡湾、星罗棋布的冰蚀湖;茂密的原始针叶林;冰岛的地热温泉和冰雪(答对任意2点得4分)
(2)旅游资源种类多样,优美的自然风光与悠久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相结合,游览价值高;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接待能力强;中国游客的消费能力增强。(6分)


本题解析:
(1)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是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统称为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包括地质地貌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象景观等。北欧旅游区地处高纬度地区,极昼、极夜和极光现象;幽静的峡湾、星罗棋布的冰蚀湖;茂密的原始针叶林;冰岛的地热温泉和冰雪。
(2)旅游资源的评价内容包括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评价和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南欧地区旅游资源种类多样,优美的自然风光与悠久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相结合,游览价值高;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接待能力强;中国游客的消费能力增强,所以成为中国游客主要目的地。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图及文字(歌词节选)材料,分析回答:
指出材料所反映的主要自然现象,从鸿雁生存的地理环境方面简要说明其形成的原因并指出欣赏此自然景观的两方面要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图中所反映的是鸿雁迁徙(物候变化)现象。是由于水热随季节变化,冬季气温低,降水不足,生物生产量小,使鸿雁食物不足,水不足。掌握了欣赏时机;以情观景(领略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环地中海地区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带,每年游客超过2亿人,土地沙化、水源污染、濒危物种生存空间受挤压的现象严重”。回答23-24题:
小题1:有关地中海地区的旅游环境容量,说法正确的是
A.每年的旅游环境容量不能突破2亿人
B.每年的旅游合理容量是2亿人
C.每年的旅游极限容量是2亿人
D.随着合理的旅游开发建设,环地中海地区的旅游环境容量是可以提高的
小题2:为减轻环地中海地区旅游环境容量过大造成的环境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力建设旅游新设施,以吸纳更多的游客
B.提高飞机票、火车票等的价格,以限制游人数
C.对旅游景区实行分流管理,对易饱和区实行限流措施
D.建设各种环境保护区,禁止游人入内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旅游环境容量。根据题意环地中海地区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带,每年游客超过2亿人。不能说明地中海的环境容量具体是多少,随着合理的旅游开发建设,环地中海地区的旅游环境容量是可以提高的。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旅游环境的开发建设。为减轻环地中海地区旅游环境容量过大造成的环境问题,应制定分时段的旅游政策,对旅游景区实行分流管理,对易饱和区实行限流措施。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下左图为秦陵兵马俑图,下右图为武陵源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秦陵兵马俑"和"武陵源"均属世界文化遗产,其所在的省分别是______和______。作为旅游景观,"秦陵兵马俑"较"武陵源"更具______价值。
(2)构成两图所示旅游景点的基本要素,除了旅游景观外,还包括______和______。
(3)简述旅游景点的开发对当地区域发展的积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必须尽量减少旅游活动和景区建设对环境的破坏。其中,"秦陵兵马俑"的开发应特别注意避免对______的破坏,"武陵源"的开发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陕西;湖南;历史文化
(2)旅游者;景区的服务业
(3)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扩大就业;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文化繁荣。
(4)文物古迹;景区生态环境的保护(或保护生物多样性;或防止水土流失或旅游设施与自然景观的协调)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填表题  小王参加了“重走霞客路”的旅行考察活动。他们从湖北武当山出发,到云南丽江结束。下图是考察路线示意图及相关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考察路线所经过的名山中,有两个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一个是黄山,另一个是____
? ______________,其重要价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王在桂林看到漓江两岸有大量的峰林、峰丛景观。这些景观属于典型的_______________地貌。
? 经过调查与走访得知,桂林旅游资源的开发对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很大,具体
? 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王在丽江感受到了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如纳西古乐、东巴文字等。丽江古城已被列入“世界文
? 化遗产”。你认为丽江在旅游可持续发展中需注意哪些问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武夷山;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
(2)喀斯特(岩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收入、促进就业;促进文化交流。
(3)保护文化遗产;旅游设施建设要与景观相协调;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