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3:57:18
1、综合题 读图,回答:(10分)
(1)由图可知甲为 气候,其特点是 ,主要分布地区为 。
(2)乙图为 气候,多雨季节多雨的原因是
。
(3)丙为 气候,成因是
,主要分布地区为
。
(4)丁图有可能位于( )
A.美国东南部 B.澳大利亚东南部
C.我国南方地区 D.地中海沿岸
(5)丁图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
A.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B.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C.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暖短促
D.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之分
参考答案:(共10分)
(1)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炎热多雨 赤道附近(或南北纬10°之间) (3分)
(2)亚热带季风气候 盛行来自海洋的夏季风 (2分)
(3)地中海气候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南北纬300—400之间大陆的西岸
(4)B; (5)A
本题解析:第(1)题,甲地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其分布特点为南、北纬100之间。
第(2)题,乙图1月最冷气温高于0oC,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多雨季节多雨的原因是盛行来自海洋的夏季风。
第(3)题,丙图为冬雨型,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其成因是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0~400大陆西岸。
第(4)题,丁图为南半球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可能分别在澳大利亚东南部。
第(5)题,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特点为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考点:本题组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成因与分布。
点评: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A、B、C三地气候类型的正确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8分)
材料一 图乙为世界局部地区气温年较差分布图,图甲为该区域某季节对应纬度的大气环流状况图。
材料二 冰川和风对地表形态的塑造明显,丙图中的黄土为第四纪冰期时形成。图中①~④分别为第四纪冰期时的四个冰期范围线。丁图为甲河流流量的时间变化曲线图。
(1)在甲图线段中加上箭头,完成此季节该地对应的大气环流模式图,并分析该季节乙半岛的气候特征。(10分)
(2)指出乙图中甲半岛东西两侧气温年较差的差异,并说明形成原因。(6分)
(3)甲河流在图示时间内两日的流量大小都呈波动变化,且第一天变化幅度大于第二天,结合丙图和丁图,从天气角度分析其原因。(6分)
(4)据材料简析丙图中黄土形成过程。(6分)
参考答案:
(1)(共10分) 作图(全对得2分)
该季节为北半球夏季(2分),乙半岛所在的地中海地区受到副热带高压带控制(2分),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2分),形成高温少雨(炎热干燥)的气候(2分)。
(2)(共6分) 半岛西侧年较差较东侧小(2分),半岛西侧较东侧受海洋影响大,海洋性强,夏季升温慢,冬季降温慢(2分);受西面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大,冬季气温较山脉东侧高(2分)。
(3)(共6分) 原因:河水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流量随气温而变化(2分);第一天天气晴朗,昼夜温差大,流量昼夜变化大(2分),第二天为阴天,昼夜温差小,流量径流昼夜变化小(2分)。
(4)(共6分) 冰川对地表岩石研磨(侵蚀)成的碎屑(2分),经风力搬运(2分),风力减弱沉积而成(2分)。
本题解析:
(1)图为洋流流经地区为北半球高纬度地区,而此时洋流为自南向北流,故为暖流,而暖流势力较强,故应为北半球的夏季。此时大气环流模式图应是:45°N的近地面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垂直方向气流以下沉为主,而60°N的近地面垂直方向上气流以上升为主,这样在近地面的水平方向气流由45°N流向60°N,高空刚好相反,为逆时针方向的环流。由于乙半岛为亚平宁半岛,为地中海气候,在夏季当地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气流以下沉为主,故降水稀少,这样该季节该地气候特征为炎热干燥。
(2)由图中的年较差等值线的值可知。甲半岛西侧值较小,而东侧值较大。故可知半岛西侧年较差较东侧小。而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要从纬度、海陆位置、洋流及地形的影响分析。该半岛东西两侧纬度相同,故其差异是海陆位置、洋流、地形导致的,由图可知:西侧在沿海受海洋影响大,还受沿岸暖流影响,而半岛中部为山脉,对西侧海洋暖湿气流阻挡强。
(3)由图可知甲河为乌拉尔河,是内流河,该河主要补给水源为高山冰雪融水补给,而该地河流的流量与气温呈正相关。而图中流量的最大值都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段,故当地气温越高,河流流量越大,反之气温低则流量小。而第一天流量变化幅度大,说明第一天温差大,应为晴天,第二天应为阴天,昼夜温差小。
(4)黄土形成过程要考虑外力作用,材料中提到冰川和风对地表形态的塑造明显,故要考虑冰川和风对黄土形成的影响。材料中提到黄土为第四纪冰川时形成。由图可知,第四纪冰川的冰期范围线都在图中黄土区附近及以北的地区。而黄土的沉积应是风力的沉积,黄土的形成应考虑在该时期有厚厚的冰川,这些冰川对地表岩石侵蚀作用强,这样产生碎屑物。风力对碎屑物搬运,当风力逐渐减小时,黄土会沉积下来。
考点:气候特征的分析、年较差的考查、河流补给类型的考查及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塑造作用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若下图表示“低纬地区大气环流圈”,则形成赤道低气压带的是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若下图表示“低纬地区大气环流圈”,甲处气流上升,形成低压带。正确答案选A。
考点:主要考查了低纬地区大气环流圈赤道低气压带的分布。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低纬地区大气环流圈赤道低气压带的分布。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C、D四处所绘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__ ____。
(2)图中②两处就气流运动状况而言,称为__________。就气压状况而言为
(3)天气系统①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是___ 。
(4)图中①、②两处相比,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图中A、B两处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图中M、N两条线属于脊线的是 ,将可能出现锋面的是______ ,且为______(冷或暖)锋。该锋过境时,一般常出现____________ _天气。
参考答案:
(1)A、C
(2)反气旋 高压中心
(3)阴雨
(4)2 反气旋控制,多晴朗干燥天气,
(5)A 等压线更密集,气压梯度力更大
(6)M N 冷 大风、 降温、雨雪
本题解析:
(1)高压区指向低压区的为正确的风向。
(2)气压系统分为高压系统和低压系统,高压对应的气流状况而言叫反气旋,低压对应的气流状况而言叫气旋。
(3)为低压系统,低压控制时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
(4)晴天比阴天的气温日较差大,所以高压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天气。
(5)同一幅图中风速大小与等压线的疏密有关,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单位距离气压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就大,反之则小,。
(6)高压等压线弯曲最大处为脊线,低压等压线弯曲最大处为槽线,槽线处为锋面所在位置。据图中风向判定为北半球,北半球低压应逆时针辐合,所以判定为冷锋锋面。
考点: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其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为北半球某平原3500米高空水平气压分布示意图,P处有一个探空气球。该气球的运动趋向最可能是( )
A.向东南方向
B.向西北方向
C.向西南方向
D.向东北方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高空中M为低压中心,N为高压中心,水平气压梯度力由N指向M,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风向向右偏,形成东南风,在其吹拂下,气球向西北方向运动。
考点:风向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