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题《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20-01-08 13:56:5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广东省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附近,与世界同纬度大陆西岸相比,广东(   )
A.夏季温度高、降水多
B.冬季温度低、降水少
C.冬季温度低、夏季降水多
D.夏季温度高、冬季降水少
【小题2】造成广东省上述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因素
B.太阳辐射
C.季风影响
D.洋流影响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北回归线附近的部分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我国广东位于亚欧大陆东岸,受冬夏季风交替控制而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受冬季风控制,降水稀少,且气温较同纬度其他地区低。
【小题2】根据上述分析可知,造成广东省冬季温度较低、夏季降水较多的原因主要是该地位于亚欧大陆东部,而受冬夏季风影响显著。
考点:我国的气候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在上图所示的时段内,风向由东南变为东北的城市是(   )
A.台北
B.北京
C.首尔
D.上海
【小题2】在上图所反映的季节里,造成我国华北地区旱灾的原因是(   )
A.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
B.植被稀少,涵养的水源少
C.降水量较少,土壤干燥
D.水资源短缺,农田需水量大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对比两图可知,左图北京位于高压的东边,吹东北风,右图北京位于高压的北边,吹东北风。
【小题2】右图可知,此时亚洲大陆为高压,说明为冬季;华北地区本身水资源短缺严重,图示季节降水量稀少,且主要农作物为冬小麦,故此季节农田需水量大。
考点:该题考查等压线图。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0分)读中国两大地区图,完成要求

【小题1】图1中数码代表不同的山脉,其中地处地势三级阶梯交界处的是(     )处于暖温带和中温带分界处的是(       ),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分界处的是(     )。(以上空格用数码填写共4分)
【小题2】山脉②西侧的地形区是 (       ),其地貌特点为(          ),影响其形成和发展的外力作用有(                             )。
【小题3】关于山脉两侧地形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多项选择)(   )
A.①的南侧是世界最高的高原
B.②的东侧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
C.③的北侧是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
D.④的北侧是我国著名的丝绸之路经过的地方——河西走廊


参考答案:
【小题1】②③(2分) ④(1分) ①(1分)
【小题2】黄土高原(1分)千沟万壑支离破碎(1分)风力沉积,流水侵蚀(2分)
【小题3】ABCD(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级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根据图中山脉的走向和地理位置分析判断:其中地处地势三级阶梯交界处的是②太行山脉,③昆仑山。处于暖温带和中温带分界处的是④天山,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分界处的是①秦岭。
【小题2】根据中国主要地形区的位置和特征分析:山脉②西侧的地形区是黄土高原,其地貌特点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影响其形成和发展的外力作用有风力沉积,流水侵蚀。
【小题3】A选项①的南侧是四川盆地;B选项②的东侧是华北平原。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C选项③的北侧是塔里木盆地。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柴达木盆地。D选项④的北侧不是我国著名的丝绸之路经过的地方。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北侧。所以本题选择ABCD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主要山脉的走向与位置。中国主要地形区的位置和特征。
点评: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级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4分)我国东部季风区的降水与夏季风的进退和副热带高压的位置有很大关系。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据左图,说明正常年份我国东部雨带推移的大致规律。(8分)
(2)据右图,指出梅雨区与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关系,并简析副热带高压强弱与武汉上海地区梅雨的关系。(6分)


参考答案:
(1)(8分)5月雨带出现在我国的华南地区(2分);随着暖气团势力的进一步增强,6月中旬至7 月上旬在江淮地区形成梅雨准静止锋,雨带徘徊于此(2分);7、8月份锋面雨带推移到华北、东北地区(2分);9月份锋面雨带南撤,10月份夏季风完全退出我国大陆,东部雨季结束(2分)。
(2)(共6分)梅雨带位于副高北侧边缘(2分)   当副高势力强时,武汉地区被副高控制,梅雨期变短或“空”梅,降水较少(2分);当副高势力弱时,武汉地区处在副高北侧,梅雨期较长,降水较多(2分)。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南退而移动.具体的移动规律是:3月雨带在华南地区登陆,4、5月份雨带北移到江南一带。6月雨带在江淮地区,形成江淮准静止锋,出现梅雨天气。7、8月,雨带在华北一带,此时我国的长江中下游进入伏旱天气,受副高控制,高温少雨.9月10月雨带基本退出我国大陆。
(2)读图可知,梅雨区位于副高的北侧。当副高势力强时,武汉地区容易受副高控制,梅雨时间短;副高势力弱的时,梅雨移动慢,长期控制武汉地区,梅雨时间长。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雨带。


本题难度:困难



5、综合题  .读“某国家沿海地区及夏季某日气象资料统计”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所属国家为?;临近海域为?;河流为?
(2)该河三角洲酷似鸟足状,其形成以 (? )
A.河流作用为主
B.波浪作用为主
C.潮流作用为主
D.冰川作用为主
(3)依据所提供的气象资料及甲、乙城市空间位置,分别说明在天气系统过境时甲、乙两城市的天气特点。
(4)此日,影响甲城市的天气系统是?


参考答案:.答案:(1)美国?;?墨西哥湾?;?密西西比河?。?(2)( A? )
(3)甲城市:气压低、风速(或力)大(或狂风),阴(或阴云密布)、降水量大(或暴雨);乙城市:气压较高、风速(或力)弱(或小),晴(或晴朗)。
(4)?飓风 。


本题解析:此题综合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的判断,这种天气系统带来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