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3:55:33
1、单选题 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正确的是(?)
A.停止开采不可再生资源,为子孙积累巨大财富
B.加大加快各类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力度
C.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数量维持在目前的水平
D.在资源开发利用时,不能危害未来人类的生活需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判断,A项停止开采不可再生资源,满足不了当代人的需求,对不可再生资源应节约、合理地开采并综合利用;B项加大加快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力度可能超过资源本身的再生速度,导致可再生资源的枯竭,就会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C项违背了人口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况,理清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2012年12月1日,哈大高铁正式通车运营。为确保冬季运营安全,铁路部门在哈大高铁运营初期,实行冬季和夏季“两张列车运行图”,分别按时速200公里和300公里两个速度等级开行动车组。冬季哈大高铁时速只有200公里的主要考虑哪个因素:
A.政策
B.客流量
C.地形
D.气候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哈大高速途径我国最寒冷的地区,而寒冷又恰恰是列车“提速”最大限制性因素,因此冬季哈大高铁时速只有200公里的主要考虑气候条件的影响。
考点:本题考查交通线建设的影响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知识拓展】一、哈大高铁建设的安全隐患
1.哈大高速途径我国最寒冷的地区,而寒冷又恰恰是列车“提速”最大敌人
2.东北地区由于冬夏季温差大,容易出现路基冻胀 。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读下图,分析回答我国一些地区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8分)
(1)①②两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_? _______;人为原因是____? ____________。(2分)
(2)③④⑤三个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2分)
(3)治理图中①~⑤地区环境问题的生物措施有哪些?(2分)
(4)图中①地区最大河流所在流域近40年来水量骤减,结合下图,分析该河流域水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2分)
参考答案:
(1)土壤侵蚀和草地退化 降水少,气候干旱 过度农垦、过度樵采、过度放牧
(2)土壤侵蚀严重 山地丘陵地形,人口密集,过度开垦严重
(3)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
(4)原因: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流域内用水量快速增加。
对策:压缩高耗水农作物播种面积,实行退耕还草工程;大面积推行滴灌、渗灌等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节水、高效农业。
本题解析:
第(1)题,由图可以看出,①②两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是土壤侵蚀和草地退化,其自然原因是降水少,气候干旱;人为原因是过度农垦、过度樵采、过度放牧。
第(2)题,由图可知:③④⑤三个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共同特点是土壤侵蚀严重,原因是山地丘陵地形,人口密集,过度开垦严重。
第(3)题,图中①~⑤地区环境问题主要发生在生态环境脆弱区,具体问题主要表现为森林破坏、土壤侵蚀、草地退化,针对问题,提高植被覆盖率是治理该问题的根本措施,生物措施如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等。
第(4)题,图中①地区最大河流为塔里木河,所在流域近40年来水量骤减,结合流域用水结构图可知,该河流域水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与人口增长、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增加密切相关,解决对策可从压缩高耗水农作物播种面积,实行退耕还草工程;大面积推行滴灌、渗灌等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节水、高效农业等方面分析。
点评:本题组难度较小,解答本试题的关键是读图,注意从图中提炼地理信息,试题设计也充分体现了对学生读图能力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在当前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提出经济刺激计划,拿出大量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包括交通设施建设,你认为,在现阶段,这些资金最主要的用途是
A.铁路和公路建设
B.机场和管道建设
C.机场和港口建设
D.铁路和港口建设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铁路和公路是当代中国最主要、发展最快的运输方式,因此,交通设施建设最主要的是铁路和公路建设。换成别的角度思考,公路与铁路建设投资大,能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亦可取。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人口流动的强度取决于取决于?
A.经济、文化发展的水平
B.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
C.自然条件的地区差异
D.交通运输条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自然条件的地区差异、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交通运输条件均对人口流动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人口流动的强度取决于经济、文化发展的水平,经济因素是主导因素。故B、C、D三项错误,A项正确。
考点:人口流动的影响因素
点评:该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影响人口流动的强度诸多因素的理解、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