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3:51:29
1、单选题 条带状城市形态形成的因素最不可能是
A.平原
B.河流
C.谷地
D.铁路线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城市发展。城市的形态有团块状、组团状、条带状和放射状。平原地区一般以团块状为主,例如成都。山区可以发展成组团状。我国南方城市一般“沿河设城”,故形成条带式。城市沿河流、谷地、铁路线分布,会形成条带状的城市。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的地域形态和影响因素。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城市地域形态的特征和影响因素,注意调用课本相关内容分析。城市形态往往与它所处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平原地区的城市用地较规整,形成集中发展的城市形态,而山区或丘陵地区的城市用地比较破碎,往往形成分散发展的城市形态。河谷地区城市受地形的影响,其发展被迫沿河谷延伸,形成条带状格局。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图1:“人口迁移模式图”,回答问题。
1.若A是中国,B是美国,则A1 →B1属于2.以下箭头不属于人口迁移的是3.若A代表农村,C代表城市,则C1?A2属于4.历史上,“安史之乱”引发的人口迁移,使我国人口分布中心首次5.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促使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根本原因是
A.国际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迁移
C.省际人口迁移
D.从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E.A2→B1
F.A1→ B1
G.C1→A2
H.C1→C2
I.从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G.从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从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从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由黄河流域到珠江流域
由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
由长江流域到黄河流域
由长江流域到珠江流域
城市教育条件更好
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出现
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
国家放宽了农民进城落户的政策
参考答案:1. A
2. D
3. B
4. B
5. C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人口的迁移类型。其中跨越国界的是国际人口迁移。选择A项
2.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判断。人口迁移要看是否跨越行政界线。所以选择D项。
3.从图中信息可知,该方向是从农村到城市的迁移。选择B项。
4.本题考查我国人口历史迁移的情况。我国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经过安史之乱后人口重心首次从黄河流域移动长江流域。选择B项。
5.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导致人口迁移最主要的原因是经济因素。选择C项。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读所给两幅图,该城市地处平原地区,据此完成问题。
1.若该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则其主导风向和河流的大致流向可能是2.右图中曲线能反映左图中甲乙一线地租变化的是
A.西风;自西向东流
B.东北风;自东南向西北流
C.北风;自北向南流
D.西北风;自西北向东南流
E.①
F.②
G.③
H.④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
1.根据图示的指向标,重化工工业区分布于该城市的南面,重化工工业应位于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和河流的下游,故当地盛行偏南风;而河流自北向南流。
2.城市地租分布的一般规律:距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而靠近交通线附近,则地租较高,故④线符合。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图3为我国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1.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对应曲线依次为2.a、b两曲线呈同步下降的主导因素是3.关于该省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abc
B.acb
C.bac
D.bca
E.环境变迁
F.教育普及
G.经济发展
H.人口政策
I.1978年以来,总量一直增加
G.1982年,人口增幅最大
1986年,人口数量增速最快
1994年开始进入负增长
参考答案:1. B
2. D
3. A
本题解析: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们的寿命增加,死亡率比较低,因此c为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因此a为出生率,b为自然增长率。
2.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由于死亡率变化小,因此自然增长率主要取决于出生率,而我国1978年以来,出生率的迅速下降是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
3.1978年以来,该省的自然增长率一直大于0,因此人口总量一直增加。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近年来,我国出现“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和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的发展
B.东南地区劳动力严重不足
C.我国农村的人口密度过大
D.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富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和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