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3:42:48
1、单选题 如图人口分布状况,比较符合下列哪个国家
A.中国
B.印度
C.英国
D.俄罗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的标志。城市化标志有:(1)城市人口增加(2)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指标)(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根据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计算当地的城市化水平为90%,故英国符合。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完成下题。
1.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原因是2.20世纪末,非洲卢旺达和刚果地区出现数以百万计的难民大迁移,其产生的原因是
A.①
B.②
C.③
D.④
E.①
F.②
G.④
H.⑤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就业机会较多,故吸引了大量民工迁入,属于经济因素的影响。
2.20世纪末,非洲卢旺达和刚果地区由于内战严重,而导致了大量的难民大迁移,属于战争因素引起的人口迁移。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即可。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我国以下地区中,环境承载力最低的是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华北平原
D.内蒙古高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资源的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其中资源的丰富程度和科技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而资源状况则是影响人口承载力大小的首要因素。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所以环境承载力低。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一块土地由哪种活动占有,取决于这块土地的租金高低和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两个方面。图甲表示各类城市用地付租能力与市中心距离的关系;图乙表示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图中,线段a、b、c依次表示何种城市用地的付租能力2.乙图中,地租分布等值线并不是呈同心圆,而是有明显的凹凸。造成局部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3.若要在乙图的①②③④四处中选一处建大型日用品仓库,最好选在
A.住宅、工业、商业
B.商业、住宅、工业
C.商业、工业、住宅
D.工业、商业、住宅
E.地形条件
F.交通运输
G.人口分布
H.行政干预
I.①处
G.②处
③处
④处
参考答案:1. B
2. B
3. B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不同活动的付租能力距离市中心远近的变化。商业位于市中心的付租能力最高,工业位于郊区付租能力最高,商业的付租能力随距离变化,变化最快。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本题考查影响地租水平的原因。城市各地的地租不同主要受地理位置和交通通达程度的影响。造成局部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交通通达度。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3.大型日用品仓库占地面积大,不适合布局地租的高峰,②地位于两个地租高峰之间,地租较低。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近年来,每年农历新年过后,都会形成农民离乡外出打工大潮,与往年不同的是2011年春节后,浙江、江苏、广东等传统用工大省出现了“用工荒”。而在湖北、四川等劳务输出大省,当地政府和企业出台了更多的措施“截留”农民工。据此完成题。1.导致“用工荒”出现的主要原因有2.关于“用工荒”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方政府出台政策限制民工的流动
B.沿海省份对外来务工人员需求量大幅上升
C.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能提供相对更好的工资待遇
D.劳务输出省份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对民工需求量增大
E.成为沿海中低端制造业转移的一大推力
F.导致沿海经济出现整体下滑的趋势
G.促进中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H.制约中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劳务输出省份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对民工需求量增大。正确的选D。
2.沿海传统用工大省出现的“用工荒”,促使其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中低端制造业向外转移。正确的选A。
考点:主要考查了人口流动。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2011年春节后传统用工大省出现了“用工荒”为材料,考查了学生对导致“用工荒”出现的主要原因和产业转移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