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3:42:06
1、单选题 读“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A.产业基础
B.毗邻港澳
C.人才队伍
D.技术水平
小题2: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地形的阻隔
B.水源不足
C.夏季高温多雨
D.河流航运里程较短
2、综合题 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读下表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M市气候资料表
(1)概括M市气候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M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中发现,图中3、4 处土层厚,1、2处土层薄,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述M市1993年~2008年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及其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材料提供的信息及所学的地理知识,对M市化工产业区的区位作出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近20多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发展迅速,其中工业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据此回答1—2题。
1、珠江三角洲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关键条件是
[? ]
A.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B.珠江三角洲资金长期积累的结果
C.珠江三角洲地区平坦的地形
D.本区人口众多、农业发达
2、东莞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从“三来一补”起来的。“三来一补”是指
[? ]
A.来料加工、来图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
B.来人指导、来料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
C.来料加工、来图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进口贸易
D.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人指导和补偿贸易
4、单选题 据报道,我国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的“红色荒漠”,据此回答问题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条件主要是2.“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是
A.风蚀作用
B.水蚀作用
C.沉积作用
D.风化作用
E.滥伐森林
F.开山取石
G.过度放牧
H.风化作用
5、综合题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上海市举行了第41届世界博览会。此次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
材料一 上海世博园区位于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沿着上海城区黄浦江两岸进行布局。图甲为世博园规划示意图。
材料二?上海世博会提出“低碳世博”的理念。伦敦零碳馆引入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二氧化碳排放的贝丁顿社区的先进科技,综合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及生物能,并配备收集、储存、净化雨水系统和室内恒温设施,并大量使用回收再利用的废旧物品进行室内装潢。
(1)如果要求全球各国在同一天可以同时收看上海世博会开幕式的电视实况转播,那么开幕时应在北京时间几时进行? ( 1分)
A. 20时? B. 10时? C. 15时? D. 4时
(2)目前,黄浦江提供的主要功能有哪些(至少两个)?(2分)
????
(3)图乙中A、B是上海市全年与世博会举办期间的风向玫瑰图,其中?(填字母)表示世博会举办期间的风频分布.(共1分)
(4)“低碳世博”的理念主要针对全球性的?问题而提出,伦敦零碳馆的展览倡导未来城市解决此问题的主要措施有哪些(至少两个)?(至少两个) (共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