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题《人口与地理环境》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20-01-08 13:38:4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面是我国某两省(区)的人口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1.影响甲、乙两省(区)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条件分别是2.目前,甲、乙两省(区)正在建设的林业生态工程分别是
A.气候和地形
B.土壤和水源
C.水源和地形
D.植被和气候
E.“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F.平原绿化工程和太行山绿化工程
G.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林和平原绿化工程
H.全国防治沙漠化工程和沿海防护林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
1.甲省整体人口密度少,但局部人口分布呈带状相对集中,故判断为沿河流分布,如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为水源;判断该省为新疆;乙图东西部的人口分布差异很大;西部人口稀疏,东部人口较稠密,且东部地区的中央地带人口分布最稠密,符合我国四川省的人口分布。故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2.甲为新疆,正在建设的防护林工程为“三北防护林”;乙为四川,正在建设长江上游防护林工程。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读下列有关中国、印度的人口资料,回答问题。


(1)中、印两国每年净增人口数量大,其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两国中净增人口数量更大的是________。
(2)表中显示中国15~64岁人口比例高于印度,但是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却低于印度,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人口年龄结构反映出我国即将面临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列举一个已经出现该人口问题的我国的城市:________,你认为解决这个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参照“中、印人口年龄结构比较表”,完成下图。



参考答案:(1)人口基数大;印度
(2)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降低了人口自然增长率
(3)人口老龄化;上海;关心照顾老年人,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注意调整产业结构,适当控制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产业等(任一条即可)
(4)“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分析下表中的数据,回答1~3题。
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区某新兴城市1991~1998 年人口数量的变化

1.1997年至1998年,该城市的人口增长率是
[? ]
A.0.94%?
B.5.9%?
C.4.75%?
D.1.2%
2.1991年至1998年,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口死亡率低?
B.人口出生率高?
C.原有人口基数小?
D.大量人口迁入
3.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近期可能导致的问题是
[? ]
A.城市用地压力增大?
B.城市经济缺乏活力
C.社会劳动力不足?
D.人口老龄化突出


参考答案:1.C
2.D
3.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表是“2009 年我国部分省份人口资料( 据国家统计局)”。读表完成1 ~2 题。

1.2009?年,下列省份中人口自然增长最慢的是?
[?]
A.江苏?
B.广东?
C.江西?
D.云南
2.2009?年,广东常住人口总增长率高于江西的主要原因是广东?
[?]
A.自然增长率高?
B.出生率高?
C.人口基数大?
D.迁入人口多


参考答案:1.A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我国南方某河流中下游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共29分)
?(1)从阶段一到阶段二,甲地农业生产方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请说明最可能的变化是什么,并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5分)
(2)从阶段一到阶段二,该地工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
(3)乙、丙两个工业区形成的区位条件分别有哪些?(8分)
(4)从阶段一到阶段二,该地交通发生了哪些变化?(5分)
(5)分析城市工业用地的变化趋势,并分析主要原因。(4分)
(6)从阶段一到阶段二,该地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保护环境?(3分)


参考答案:
(1)变化:由水稻种植业为主(1分)变为城郊农业为主(1分)。
原因:甲地变成了城市近郊,城市的市场需求起主要作用(1分);生产蔬菜、花卉等农作物的利润更高(1分);高速公路的建成使运输更为便捷(1分)。
(2)工业结构:传统工业数量减少(1分),出现新兴电子工业(1分)。
工业布局:传统工业向东北方向的河流下游地区移动、集中(1分),电子工业在西北方向的高校密集区聚集(1分)。
(3)乙:位于城区河流下游(1分)和垂直于盛行风向的远郊(1分),有河流作隔离带,对城区污染小(1分);交通便利(1分);工业用水方便(1分)。
丙:靠近高等院校,科技发达(1分);接近高速公路并与机场相连(1分);位于城区河流上游,环境优美(1分)。
(4)交通运输方式增加(1分),交通运输线路更密集(1分),交通布局更合理(1分),铁路移出城区(1分),出现环城公路(1分)。
(5)向城市外缘移动(1分),沿交通线集中分布(1分)。原因:地价相对低,降低成本(1分),改善城区环境(1分)。
(6)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和绿化带(1分),优化了产业结构,减少对煤炭资源的开采(1分),城市功能区合理调整(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