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3:38:03
1、单选题 如图所示为6月22日甲、乙、丙、丁四个地点昼夜长短比例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
长),回答11—14题:
【小题1】甲、乙、丙、丁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右偏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3】上空最容易出现极光现象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4】三个月后,抚州的昼夜长短情况与目前四地昼夜长短情况相似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B
【小题4】A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昼夜长度的变化规律。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地方时赤道。赤道全年昼夜等长。甲位于赤道。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右偏的地点位于北半球。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所以丁位于北半球。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3】上空最容易出现极光现象的地点是极地地区,图中乙出现极夜现象,位于南极附近。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4】三个月后,抚州的昼夜长短情况昼夜等长。图中甲为昼夜等长。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是黄赤交角和太阳光照射地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关于黄赤交角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图中角α是黄赤交角 ②图中角β是黄赤交角
③黄赤交角目前度数为23°26′ ④黄赤交角目前度数为66°34′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小题2】此时北半球正值( )
A.春分
B.秋分
C.夏至
D.冬至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黄赤交角为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根据图中可知,β为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故为黄赤交角;目前黄赤交角的度数正好等于北回归线的度数,故为23°26′。
【小题2】根据图中可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应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
考点:该题考查黄赤交角和夏至日。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0分)下图中AO和BO分别为昏线和晨线,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经度是____ __,昼长是____ 小时,A地日出时北京时间是 。(3分)
(2)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 __,___ __。(2分)
(3)此时,A、B两地各有一位游客对太阳进行观测。简述两地观测到的相同和不同现象(5分)
参考答案:
(1)180°(1分) 16小时(1分) 0(24)时(1分)
(2)60°E (1分) 20°S (1分)
(3)太阳高度均为0(1分)。 A地太阳位于游客西(西南)面(1分),太阳高度逐渐减小(1分);B地太阳位于游客东(东南)面(1分),太阳高度逐渐增大(1分)。
本题解析:
(1)读图,日期分界线有180°经线和时刻为0时的经线。图中AO和BO分别为昏线和晨线,所以过O点的经线是夜半球中间的经线,时刻是子夜0时,过A点的经线是180°经线。根据图中等份关系,一份是30 °,所以过O点的经线是120°W,时刻是0时。A地的时刻是昨天的20时,A地20时日落,所以昼长是16小时。A地日出时,地方时是4时,可以计算出北京时间是 0(24)时。
(2)晨昏线与70°纬线相切,即70°S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20°S纬线。太阳直射经线是与O点对称的经线,应是 60°E 。
(3)都位于晨昏线上,所以太阳高度均为0。南半球是极昼,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方向。所以A地太阳位于游客西南方向,太阳高度逐渐减小。B地太阳位于游客东南方向,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考点:日期分界线,晨昏线,太阳直射点坐标,时间计算,日出、日落方向。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对于我国来说,下列节日白昼最长的是( )
A.元旦
B.春节
C.儿童节
D.国庆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我国一年中白昼最长为夏至日6月22日,节日中儿童节距离夏至日最近,故C正确。
考点: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甲、乙两图为两地太阳辐射图,图中虚线曲线为到达地面的实际太阳辐射。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到达甲、乙两地上空大气上界面的太阳辐射一定相同
B、实际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状况是甲地大于乙地
C、到达甲、乙两地的太阳辐射波长不同
D、实际甲、乙两地的气温状况是甲地大于乙地
2、影响到达两地地面实际太阳辐射存在差异的因素,不可能是
[? ]
A、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时间
B、太阳辐射的时间
C、天气状况
D、地势的高低
参考答案:1、B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