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20-01-08 13:34: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十分优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炭资源丰富,埋藏深
B.我国的能源消费构成以石油、天然气为主
C.山西位于我国的西部地区,临近北京、天津、郑州、洛阳、西安、咸阳等工业中心
D.市场广阔,我国对能源的需求量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山西煤炭资源的开采条件和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山西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我国的能源消费构成仍以煤炭为主,而且这种能源结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这些为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条件;山西位于我国中部地区,临近北京、天津、郑州、洛阳、西安、咸阳等工业中心,与上海、沈阳、武汉等城市相距不远,输电、输煤的距离较短。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西江上游红水河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形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以下关于红水河梯级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
A.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B.改变了珠三角地区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C.减少了海水对珠江口海岸的侵蚀
D.使当地的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小题2:下列符合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的是
A.发展微电子工业
B.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C.发展钢铁工业
D.发展甜菜、花卉等城郊农业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河流开发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梯级开发,大坝的建设,使当地的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选择D项。
小题2:本题考查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红水河流域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有色金属工业是动力导向型工业,对能源的需求量大,该地水能丰富。所以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选择B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河流流域图”,回答问题。

小题1:河流所在地区突出的地理特征是(  )
①气候湿热 ②人口稀疏 
③城市密集 ④商品谷物农业发达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小题2:甲乙两地自然带明显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
A.寒流、大气环流
B.寒流、地形
C.地形、暖流
D.地形、大气环流
小题3:该河与莱茵河相比,其航运价值小的主要原因是(  )
A.资源短缺
B.水流急
C.经济落后
D.河道浅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地理。
小题1:该区为亚马孙平原,气候湿热,人口稀少。
小题2:甲地受寒流影响为荒漠带,乙地受赤道低压带影响为热带雨林带。
小题3:亚马孙河流域人口稀少,经济落后,故亚马孙河的航运价值小。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一种土地退化。以外力为主要依据,可以将荒漠化划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盐渍化、冰蚀化等类型。据此完成题。
小题1: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威胁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分布最广的荒漠化类型是(?)
A.风蚀荒漠化
B.冰蚀荒漠化
C.水蚀荒漠化
D.盐渍荒漠化
小题2: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也存在着严重的荒漠化现象,其产生的原因包括(?)
①风力侵蚀?②流水侵蚀?③气候干旱?④毁林开荒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我国有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土壤盐渍化等4种类型的荒漠化土地。风蚀荒漠化土地在各类型荒漠化土地中是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一种。
小题2: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的荒漠化现象,其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流水侵蚀和毁林开荒两方面。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荒漠化按气候区分类有热带荒漠与温带荒漠。热带荒漠的成因: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温带荒漠的成因: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深居内陆距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以上皆为一般情况下的成因,也有例外的,如巴塔哥尼亚高原的荒漠化,是由于其位于西风带的背风坡而形成的。
【知识小结】我国荒漠化类型及其分布
我国有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土壤盐渍化等4种类型的荒漠化土地。
①风蚀荒漠化 我国风蚀荒漠化土地面积160.7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于旱、半干旱地区,在各类型荒漠化土地中是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一种。其中,干旱地区约有87.6万平方公里,大体分布在内蒙古狼山以西,腾格里沙漠和龙首山以北包括河西走廊以北、柴达木盆地及其以北、以西到西藏北部。半干旱地区约有49.2万平方公里,大体分布在内蒙古狼山以东向南,穿杭锦后旗、橙口县、乌海市,然后向西纵贯河西走廊的中一东部直到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呈连续大片分布。亚湿润干旱地区约23.9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毛乌素沙漠东部至内蒙右东部和东经106度。
②水蚀荒漠化 我国水蚀荒漠化总面积为20.5万平方公里,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7.8%。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北部的无定河、窟野河、秃尾河等流域,在东北地区主要分布在西辽河的中上游及大凌河的上游。
③冻融荒漠化 我国冻融荒漠化地的面积共36.6万平方公里,占荒漠化土地思面积的13.8%。冻融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地区。
④土壤盐渍化 我国盐渍化土地总面积为23.3万平方公里,占荒漠化总面积的8,9的。土壤盐渍化比较集中连片分布的地区有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周边绿洲以及天山北麓山前冲积平原地带、河套平原、银川平原、华北平原及黄河三角洲。形成荒漠化的因素(特例:以西北地区荒漠化为例):①(最主要的自然因素)干旱,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深居内陆,距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四周高山环绕,有青藏高原阻挡。 ②多大风 ③接近冬季风源地(西伯利亚),地形起伏小,无高山阻挡,使大风长驱直入。 ④植被稀少,植被覆盖率低 ⑤土质疏松,多沙漠(此为荒漠化的基础)。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图,回答题。

小题1:为解决该地区能源短缺的问题,正确的措施是(  )
A.兴建小水电站
B.利用风力发电
C.营造速生薪炭林
D.修建核电站
小题2:防治该地荒漠化的最有效措施是(  )
A.扎设草方格沙障固沙
B.消除地表疏松沙质沉积物
C.恢复荒漠区自然植被
D.改善荒漠区局部小气候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景观图可以看出该地位于我国的草原牧区,草原牧区风能资源丰富,其因地制宜地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途径是利用风力发电。
小题2:由于该地区的过度放牧,使荒漠化程度加剧。最有效措施是恢复荒漠区自然植被,防风固沙。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通过区域典型建筑考查区域地理特征及环境问题和荒漠化治理措施。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