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3:34:10
1、综合题 读 “我国的西北地区荒漠化”及“荒漠化发展与结果” 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___。随距海里程的增加,本区自东向西降水______________,干旱程度_____________。(3分)
(2)很大程度上决定西北地区为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地区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2分)
(3)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从“荒漠化的发展与结果”图中看出,土地荒漠化的最终结果是(2分)
参考答案:
(1)干旱?递减?增强?(3分)
(2)气候干旱?气候干旱,地表水贫乏,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砂质沉积物,加上每年冬春干旱季节大风日数多,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酌情给分)(2分)
(3)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3分)
(4)土地生产力下降?土地退化?(2分)
本题解析:
(1)、从区域图上我国西北地区位置可知,西北地区位于内陆,越往西距海越远,受海洋影响越小,再观察年等降水量线,绝大部分地区不超过400毫米,自东向西降水总趋势减少(值得注意的是,天山西部和阿尔泰山部分地区降水量超过400毫米),可概括出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干旱,随距海里程的增加,本区自东向西降水递减,干旱程度增强。
(2)干旱的气候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就是生物种群比较单一脆弱,生态平衡极易破坏。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主要表现为沙漠化,该地区气候干旱,地表水贫乏,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砂质沉积物,具备荒漠化的物质条件;冬春干旱季节大风日数多,具备荒漠化的动力条件。
(3)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往往起决定性作用,人为原因一方面是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是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水资源的利用不合理和过渡使用。人为因素主要表现: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工矿建设等。
(4)、读懂图的坐标含义,纵坐标表示土地生产力的高低,横坐标表示荒漠化的发展,从图中可以看出荒漠化的发展进程中,土地生产力不断下降,荒漠化程度不断加剧,荒漠化的实质就是土地退化。所以土地荒漠化的最终结果是土地生产力下降 ,土地退化。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将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①大气中C02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 ?②全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将受到重大影响
③当地生态环境将可能恶化 ④雨林地区物种灭绝速率将大大加快?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组合选择题可采取排除法,热带雨林能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故调节气候,维护全球的水热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故选A项。
点评:知识性试题,简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热带雨林的生态效益,难度较低。
本题难度:一般
3、多选题 热带雨林中土壤贫瘠的根本原因是
[? ]
A、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
B、高温多雨的气候,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强
C、植物生长速度快
D、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题。
小题1:图示地区煤炭资源的开采可能直接
A.加剧水土流失
B.造成土壤盐碱化
C.破坏地表植被
D.引起草场退化
小题2:为实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措施有
A.提高煤炭产量
B.将涉煤企业外迀
C.加大煤炭的外运能力
D.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煤炭资源的分布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内蒙古高原,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煤炭资源的开采需要矿区开挖地表,故直接导致破坏地表植被。
选C项。
小题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符合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结合。故选D项。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我国区域地理的基本概况,并结合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千米,其中风蚀荒漠化187.3万平方千米,土壤盐渍化17.3万平方千米,冻融荒漠化36.3万平方千米。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下图所示的9个省区,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99%,据此回答以下题。
小题1:荒漠化土地面积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省区简称)(?)
A.内蒙古、甘、藏、青
B.新、内蒙古、藏、青
C.青、藏、内蒙古、新
D.新、藏、甘、青
小题2:冻融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
A.甘肃、河北
B.新疆、内蒙古
C.陕西、宁夏
D.青海、西藏
小题3:荒漠化的防治要因地制宜,在塔里木盆地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A.大面积植树造林
B.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体系
C.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
D.退耕还草
小题4:我国荒漠化防治的最高整治目标是(?)
A.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
B.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C.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的生产力
D.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B
小题4:D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利用图示信息,并结合我国的行政区域地理面积来进行分析,从而判断我国的荒漠土地面积大小排序。
小题2:冻融荒漠化主要就是因为寒冷而导致的荒漠化主要发生在高寒地区,我国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
小题3:塔里木盆地的荒漠化主要分布于绿洲边缘,故防治荒漠化主要措施是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体系。
小题4:我国荒漠化防治的最高目标是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属于知识性试题。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发展的最高目标,故可以把试题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学生即可简单作答。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利用图示信息,判断我国的荒漠化分布的差异,并结合我国的区域地理环境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