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3:31:39
1、单选题 备受瞩目的嫦娥三号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凌晨1点3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与12月14日21时11分在月球表面成功着陆,所携带的我国第一辆月球车首次实现在月面的软着陆和巡视勘察活动。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当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时,地球的绕日公转位置最接近右图中的(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小题2】“嫦娥二号”发射时地球公转的速度( )
A.由快变慢
B.由慢变快
C.先变快,后变慢
D.先变慢,后变快
【小题3】“嫦娥二号”奔月期间,太阳直射点的半球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D.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小题4】月球车在月面上可能遇到的主要困难是( )
A.漫天风沙,易迷失方向
B.昼夜温差大,宇宙射线强
C.沟谷密布,泥泞难行
D.引力较大,爬坡困难
【小题5】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A.澳大利亚悉尼(东十区)正值旭日初升
B.美国旧金山(西八区)正午时分
C.挪威奥斯陆(东一区)已是万家灯火
D.布宜诺斯艾利斯(西四区)夕阳西下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D
【小题4】B
【小题5】C
本题解析:
【小题1】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时,是12月2日,根据右图中的地球公转时地轴北极的倾斜方向判断,左侧是夏至日,右侧是冬至日,c点是未到冬至日,d点是刚过冬至日,所以发射时地球的绕日公转位置最接近图中的c点,C对。
【小题2】结合前面分析,此时地球公转位置临近冬至日,过了冬至才是近日点,近日点的速度 最快。所以此时的速度是由慢变快,B对。
【小题3】冬至日是太阳直射的南回归线,是直射点的最南边位置。12月2日未到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南移动,D对。
【小题4】月球上没有大气,没有大气的热力作用,月球车在月面上可能遇到的主要困难是昼夜温差大,宇宙射线强,B对。没有大气,就没有风沙天气,A错。也没有大气降水,不会泥泞难行,C错。月球体积小,质量小,引力较小,D错。
【小题5】当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时,北京时间是12月2日凌晨1点30分,此时,澳大利亚悉尼(东十区)区时约是12月2日凌晨3点30分,正值黑夜,A错。 美国旧金山(西八区)区时是12月1日9点30分,是上午时间,B错。挪威奥斯陆(东一区)区时是12月1日18点30分,冬季日落在18点前,此时已是万家灯火 ,C对。布宜诺斯艾利斯(西四区)区时是12月1日13点30分,刚过中午,D错。
考点:地球公转的特征,天体自身的环境特征,时间计算。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右图示意a—b日期内甲、乙两地日出的北京时间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甲地位于乙地的( )
A.东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北方向
【小题2】该时间段内甲地昼长大于乙地的时间约为( )
A.45天
B.60天
C.120天
D.135天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3月21日全球各地昼夜等分,日出时间为当地6:00,3月21日,乙地北京时间5:00日出,而当地时间为6:00,说明乙地位于北京偏东,应为135°E;同理可推出甲为157.5°E,甲在乙的东方;12月22日乙的日出时间早于甲,说明甲在乙地的北方,综上判断,甲地在乙地的东北方向。,所以选C项。
【小题2】从3月21 到b段,甲地日出时间早于乙地,说明甲地昼长大于乙地,时间大约45天,故选A项正确。
考点:根据日出时间判断地理方位;两地昼长时间比较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不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的是
[? ]
A、长江口河道向南偏,使北支水道不断淤塞
B、影响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
C、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与太阳活动的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D、产生“磁暴”现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能源的形成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 )
A.地热
B.煤、石油
C.核能
D.潮汐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目前地球上人类生产生活所利用的能源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是历史时期植物的光合作用积累的太阳能转化而形成。而地热能、核能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故潮汐能受天体引力作用而形成。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区别,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2014年11月5日至11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期间北京空气质量均为优良级别,网友将这样的蓝天称为“APEC蓝”。下图为APEC会议期间某日局部区域光照图,MN为晨昏线的一部分,M点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时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点刚好日落
B.北京时间为11时
C.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D.M点纬度可能为78°N
【小题2】将“APEC蓝”变为“天天蓝”,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①加强机动车限行与管控 ②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③建筑工地停工 ④企事业调休放假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11月,地球公转逐渐靠近轨道的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C错误;此季节,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所以,图中的MN为晨线,MN上的点正在日出,A错误;45°W为正午12点,北京时间不可能为11时,B错误;11月5日处于秋分日和冬至日正中间,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也接近极圈范围的一半,所以,M点纬度接近78°N,D正确。
【小题2】空气质量差的原因在于工业生产、交通等释放了污染性气体。可以加强机动车管控,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以优化大气质量,但是,治理污染不能以停止生产为代价,要实行可持续发展。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大气环境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