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3:30:33
1、单选题 读某岛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岛国的地形特征是
A.中间高,四周低
B.北高南低
C.四周高,中间低
D.西高东低
【小题2】读下表,P、Q两城市一月和七月降水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主要原因是两地
| 月份 | P城平均降水总量(mm) | Q城平均降水总量(mm) |
| 一月 | 58.2 | 210.3 |
| 七月 | 121.9 | 41.4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水向低处流。读图,根据河流流向判断,该岛国的地形特征是中间高,四周低,A对。B、C、D错。
【小题2】读图,结合表格分析,P地位于岛屿的西部, Q地位于岛屿东侧。1月份该地盛行东北季风,7月份盛行西南季风。所以1月份P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少。Q地位于迎风坡,降水多。7月份,P是是迎风坡降水多,Q地降水少。主要是受地形影响,A对。气候类型、洋流、植被相同,B、C、D错。
【小题3】读图,该国南北两端跨纬度约4度,纬度每差1°,距离是111千米,所以南北直射距离约是444千米,D对。
考点:区域地形特征,不同区域气候特征差异及原因,距离计算。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如图是根据甲、乙、丙三地各月平均气温和各月平均降水量所作的区间统计图,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丙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小题2:甲乙气候在地区上的分布差异是:
A.甲在大陆东岸,乙在大陆两岸
B.甲在亚热带大陆西岸,乙在亚热带大陆东岸
C.甲在内陆乙在沿海
D.甲、乙同处于温带大陆东岸
小题3:乙气候类型区盛产的水果是:
A.油橄榄
B.苹果
C.香蕉
D.柑橘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
小题1:图示丙地区终年高温,且各月降水量都大于100mm,判断为热带雨林气候。
小题2:根据甲地气温高时,降水量少,判断为地中海气候,分布于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而乙地最低月温在0°C以上,降水集中于夏季,判断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于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
小题3:乙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盛产柑橘;而油橄榄为地中海气候的典型水果;苹果生长于温带;香蕉生长于热带。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植被盖度是影响土壤入渗的重要因素之一.下图为“土壤饱和导水率与植被盖度关系图”.在小流城内,分别选取植被盖度10%,40%,70%和90%的样地,对0~10cm,10~20cm,20~30cm和30~40cm土层进行试验.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土壤饱和导水率与植被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0~10cm土层饱和导水率随植被盖度变化率最大
B.植被盖度40%的样地20~30cm土层饱和导水率最低
C.植被盖度20%处土层饱和导水率差异最大
D.饱和导水率与植被盖度呈正相关
【小题2】下列因素与土壤饱和导水率关系不大的是
A.地温高低
B.流域面积
C.坡度大小
D.土壤质地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图例,0~10cm土层饱和导水率随植被盖度变化率最大,A错。植被盖度40%的样地0~10cm土层饱和导水率最低 ,B错。植被盖度70%处土层饱和导水率差异最大,C错。饱和导水率与植被盖度有的呈正相关,但不都是正相关,D错。
【小题2】不同温度、地形、土壤条件下,导水率会有差异,A、C、D有关。流域内不同地区的导水率不同,所以流域面积大小与导水率关系不大,B对。
考点:影响土壤导水率的因素,导水率与植被盖度的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关于图中丙地区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年较差小,降水量季节变化明显
B.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东北信风带控制
C.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显著
D.寒潮、台风等气象灾害频繁发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丙地区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二季。选择A项。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下图为某岛屿沿20°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及甲、乙两地气候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写出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2分)
(2)与乙地气候类型相同,形成原因也相似的地区有哪些?(3分)
(3)分析甲、乙两地气候特征的异同点。(3分)
(4)分析乙地降水较多的原因。(3分)
参考答案:
(1)甲地:热带草原气候。乙地:热带雨林气候。
(2)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中美洲东部等。
(3)两地都是全年高温,降水量乙地大于甲地,甲地降水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4)乙地受暖流影响,且位于南半球东南信风的迎风坡。
本题解析:
(1)从两岛的气温和降水特征图中可以看出,甲地全年高温,分为明显干湿两季,为热带草原气候;乙地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
(2)乙地位于低纬度地区大陆东岸,为信风带的迎风坡,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水汽充足,降水丰富,加上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而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和该地气候成因类似的地区有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和中美洲东部地区。
(3)结合甲、乙两地的气候特征图,可分别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比较两地的气候差异。
(4)从上面的分析可知,乙地位于信风的迎风坡,且受沿岸暖流增温增湿作用影响,因此降水较多。
考点:气候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