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题《区域地理》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四)

时间:2020-01-08 13:25:5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15分)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走向示意图,回答问题。

(1)西气东输管道线路,在新疆甘肃走向中,尽量避开了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对管道选线有重要影响。(2分)
(2)下列因素中属于西气东输管道线路走向所考虑的经济因素是_______。(1分)
A、地形类形 B、城市分布? C、气候条件? D、河流状况
(3)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西起轮南油气田,它位于图A所表示的___________自治区,东到B___________市。(2分)
(4)C处的____________盆地、D处的____________盆地、E处的____________盆地与陕甘宁等地的天然气田为西气东输提供了充足的气源。(3分)
(5)图中西气东输线路穿越的省区中,涉及中部经济地带的(1分)?(?)
A、宁、陕、晋? B、陕、晋、豫?
C、晋、豫、皖? D、豫、皖、苏
(6)西气东输主线从起点到终点依次穿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带。(4分)
(7)关于西气东输对我国经济和环境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综合题  .(13分)根据下列相关材料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综合新华社电 应越南中央总书记农德孟和越南国家主席阮明哲的邀请,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6年11月15日抵达越南中部城市岘港,开始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据了解,中越双方目前正在积极商讨加强在基建、能源及交通等领域的长期合作。其中一个重要项目就是合作开发“两廊一圈”。“两廊一圈”是指“昆明一老街一河内一海防一广宁”、“南宁一谅山一河内一海防一广宁”两个经济走廊和“环北部湾经济圈”。
材料二 我国与东盟国家局部示意图。

(1)图中河流①流出我国后称为___________河,A处是2003年7月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_____________” 地区,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2)?简要分析图中珠江上游红水河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以及水能开发对流域内经济发展的影响。
(3) “环北部湾经济圈”很有可能会成为中国继“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之后的“第四圈”。试分析其发展的有利条件。



3、单选题  读图,完成:

小题1:图示地区与我国同纬度东部地区相比
A.气温日较差小,年较差小
B.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大
C.气温日较差小,年较差大
D.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
小题2:关于该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草原、高寒草甸等植被为主
B.受地势的影响大,夏季温度高
C.冬季经常受寒潮的侵袭,降温剧烈
D.地势平坦.沙漠广布



4、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1)--(3)题。

(1)图中①地降水大于②地,其主要原因是(? )
A.①地位于沿海,②地位于内陆
B.①地位于山地迎风坡,②地位于内陆盆地
C.①地受准静止锋控制,②地受副高控制
D.①地有暖流经过,②地有寒流经过
(2)②地降水量(? )
A.小于100 mm? B.小于200 mm? C.小于50 mm? D.大于50 mm
(3)有关③④⑤所代表的三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③河为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B.③④两河注入印度洋
C.④河是我国径流量最大的河流? D.⑤河为内流河



5、综合题  2010年2月20日凌晨开始,持续数小时的暴风雨猛烈袭击马德拉岛,这是马德拉岛自1993年以来遭受的最大的一次强暴风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从全球性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此季节马德拉岛降水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此次暴风雨引发了?、?
??等地质灾害,给当地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3分)
(2)导致图中甲处一月0℃等温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原因有??、??
?。(2分)
(3)欧洲大陆50°N附近地区自西向东植被类型依次是??
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3分)
(4)图中有世界著名大渔场,其名称是??渔场。甲海域以东的半岛起伏较和缓,试分析其原因。(3分)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