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3:22:15
1、单选题 植树造林是治理风沙的有效措施。下图是某沙区生物治沙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三幅图按治沙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为2.在我国进行这项工作时,最适宜选种的植物是
A.A→B→C
B.B→C→A
C.B→A→C
D.C→A→B
E.杨树
F.桦树
G.沙拐枣
H.柳树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1.植树造林可以起到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作用,随着固沙植物的生长,移动沙丘也逐渐得到控制,沙丘移动速度逐渐减慢、坡度逐渐降低.C→A→B反映了这一发展的过程。
2.沙漠干旱、半干旱地区经常选用梭梭、沙拐枣、拧条等作为优良的固沙植物,杨树、桦树、柳树主要生长在湿润、半湿润地区。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车载GPS导航监控原理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M表示2.车载GPS导航通过公共电信网络传给交通监控中心的信息是
A.制作GPS接收机
B.分析交通状况
C.生成电子地图
D.计算三维坐标
E.车载GPS所在道路的拥堵状况
F.车载GPS所在的地理坐标
G.车载GPS所在车辆的违章信息
H.车载GPS规划的导航路线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1.纸质地图信息数字化后录入地名坐标信息,即生成电子地图,将该电子地图输入车载GPS,则可进行路线规划和导航。
2.本题考查GPS的利用,车载GPS通过公共电信网络传给交通监控中心,反映其所在位置,即当地地理坐标。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西电东送”工程为北京城市用电提供了有力保障。据此完成问题。1.“西电东送”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东西部2.“西电东送”对北京市的影响有
①增加财政收入?②提高技术水平?③改善环境质量?④缓解供电紧张
A.地域开放程度不同
B.能源生产和消费不平衡
C.自然环境的差异大
D.人口和城市分布不均匀
E.①②
F.①④
G.②③
H.③④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西电东送主要是由于我国东西部的能源供应和消费的不平衡,东部地区能源消费量大,但供应量不足,而西部能源资源丰富,但能源消费量较小。
2.北京是西电东送工程的主要能源输入地区,为北京提供大量能源,环境能源紧张状况,利于减少煤炭的使用,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故选D项。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知识的迁移运用,可借鉴课本西气东输的相关内容分析即可。难度较低。
本题难度:困难
4、综合题 发展农牧业,应遵循自然和社会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农牧业。读表格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内蒙古不同草原地带产草量与降水的关系


参考答案:(1)降水降水多的地区产草量多,降水少的地区产草量少;降水多的年份产草量多,降水少的年份产草量少。
(2)适当增加牛马的放牧数量,减少绵羊、山羊、骆驼的放牧数量。
(3)不合理降水欠年,产草量少,按照常年状况放牧,会超载放牧,长期会导致土地荒漠化。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表中数据能够说明,三个地区中
A.上海商品贸易活动最频繁
B.广东水能开发程度最高
C.北京市政建设和住宅建设水平最低
D.广东城市化进程最快
小题2:三地区在职工作者中,从事制造业比重最高的是上海。其原因是?
A.上海机械产品出口量大,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多
B.上海制造业发达、部门齐全,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多
C.上海制造业以劳动力指向型产业为主,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多
D.上海制造业的收入高于北京和广东,对劳动者更具有吸引力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表格资料中,商品贸易活动达20%以上,故上海最频繁。广东水电供应数额大,不代表水能开发程度最高;市政建设和住宅建设水平,广州最低;广东省大农业人口比重小,城市水平最高;而不一定最快。
小题2:上海从事制造业在职职工比例最高,在于制造业发达、部分齐全,需要劳动力较多。上海机械生产也大多面向国内市场;制造业大都实现现代化大工业生产,就业劳动力数量不要求较多。上海技术较为发达领先,不是以劳动力指向性产业为主。表格中没有制造业收入高低的相关信息,大多数的情况下第三产业的收入更高、对劳动者吸引力更大。
本题难度:一般